笔趣阁

笔趣小说>角色创造类是什么意思 > 第二讲 情绪的记忆(第2页)

第二讲 情绪的记忆(第2页)

女就是我告诉我妈说,我为着一个离奇的“苦衷”,不得不离开她那贫穷而卑微的家那

一场戏。因为一位有钱的太太对我产生了好感,她打算带我到她家里去,给我生活中种种美好的享受——教育、旅行、朋友、优美的环境、服饰、珠宝、地位……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我禁不住受了诱惑。我非走不可,可是我又舍不得我妈,我为她难过。于是我便在幸福的诱惑与母女的爱之间反复挣扎。我始终下不了决心,不过我对幸福的渴望真是太强了。

我嗯。现在,你打算怎么个演法呢?导演对你说了些什么呢?

女他说我应该一方面很高兴能走,另一方面又因着我妈而感到难过。这两种情感我总没办法打成一片。

我你要同时感到快乐和难过。面露喜色,又带矜恤之情。

女对了。这两种情感我就没有办法同时感觉到。

我谁也没办法,不过你却可以“设身处地”地做出来。

女连影子都感觉不到的东西,却可以“设身处地”地做出来?这怎么办得到呢?

我这就要靠你的无意识的记忆——你的感觉的记忆了。

女无意识的感觉的记忆?您的意思是要我把我的感觉无意识地记住吗?

我没有的事!我们在感觉方面有一种特殊的记忆,在我们不知不觉之中它单独有自己的活动。这是生来就有的。每一个艺术家都少不了它。这种记忆活动使得“经验”成为我们的生活与技艺的主要成分。现在我们要下功夫的就是先

要晓得怎么去运用这种无意识的记忆。

女可是它在哪儿呢?怎么样才找得到呢?有没有人知道它的底细呢?

我噢,知道的人多着呢。远在二十多年前,法国心理学家里博#pageNote#2就第一个阐述了这种学说。他称之为“情绪的记忆”(affectivememory)或“情感的记忆”(memoryofaffects)。

女它又是怎么样活动的呢?

我它是在一切人生现象以及我们对这些现象的感应之间活动。

女打个比方好不好?

我比方说,在某个城市住着一对结婚已有25年的夫妻。他们很年轻的时候便结了婚。那是一个夏天,美丽的夕阳下山的时候,他们正在满地黄瓜的阡陌间散步,男的便向女的求婚。在此情此境之中,可爱的年轻人往往有点儿怯生生的,他们间或停下步子,摘一根黄瓜来吃;太阳的温暖把黄瓜晒得又香又甜,又新鲜又饱满,他们吃得津津有味。于是二人就在满口黄瓜之间,把他们最幸福的终身大事定下了。

过了一个月,他们结婚了。花烛夜宴上摆着一盘鲜黄瓜——他俩一看见这盘黄瓜便开怀地笑起来,把旁边的人弄得莫名其妙。悠长的岁月过去了,生活的困难也接踵而来,自然,养了几个孩子又添加了困苦。有时候他们吵起来,负着气,有时候彼此甚至连话都不说一句。可是他们

最小的姑娘却看得出,只要在桌子上摆一盘黄瓜,父母就会和好的,这是百试百验的良方。真像魔法似的,他们马上便忘了吵架这回事,彼此变得又体贴又谅解。他们的女儿一向以为这种化嗔为喜只是因为父母都喜欢吃黄瓜,可是自从妈妈告诉她这段求婚的故事,再遇到这种情形,她的结论就不同了。我想大概你也会有不同的结论吧!

女(干脆地)是的,外部的环境唤起了内心的感觉。

我我不以为是感觉。我倒以为是这种环境在不知不觉中使他们重温了许多年前的旧梦,这中间既不受时间的限制,更不受理性或欲望的约束,他们只是无意识地进入旧梦。

女不,绝不是无意识的,因为他们早就清楚黄瓜对他们过去的生活有过什么特殊的意义。

我经过25年以后还有特殊的意义吗?我想不见得吧。他们是头脑简单的人,总不至于想到要分析自己感觉的根源。只要这种感觉一来,他们便自然而然地受它所支配。这些感觉比什么现时的感觉都强烈。正好像你一开口数“一、二、三、四”,要闭住口不往下数“五、六、七、八……”会感觉有点儿费力。只要你把感觉的头绪找出来,只要你一开了头,以后什么都好办了。

女您以为我办得到……

我自然啰。

女我打算请教您,您是否以为我心中也有这一类感觉的记忆呢

我多着呢——眼前只等你去唤醒它们,只等你去召唤它们。而且,当你做到了把它们唤醒以后,你便可以支配它们,把它们活用起来,把它们应用到你的“技艺”里。我觉得“技艺”这个字眼比你一向爱用的“艺术”好多了。这样,你对于所谓经验的全部秘诀也就了然于怀了。

女可是这不能算是舞台经验。

我是舞台经验,不过不是直接的罢了。因为,当你打算好说什么的时候,你的经验现身的速度会比你还没有打算好说什么时快一百倍。而且,你的经验又比你一心一意地打算怎么样表现得有经验,怎么样“把声音提高一点儿”“感受得快点儿”“毫不迟疑地接住尾白”“保持节奏”,来得要准确而逼真得多。那些要求对于小孩子可以是问题,对于匠人不可以是问题。

女可是,那些工作要怎么样着手去做呢?要怎么样操纵它们呢?

我这是精神层面的问题。你来操纵它们。就你的具体情况来说,你在过去的生活中,有没有体验过悲喜交集这种矛盾的情感?

女有的、有的,有过好多次,可是我不知道怎么样才可以重温这种情感。我已经记不起产生这种情感是在什么地方,也记不清楚当时在干些什么事。

我在什么地方,做着什么事,你都可以不管。最要紧的是,你要把自己送回到当时的情境之中,操纵你内心

的“自我”,随你的本意要到什么地方都好,到了那里,你得保持你的感觉,流连勿去。现在姑且就你个人的经验,把你切身体会过的矛盾的情感说一说。

女好的,去年夏天我人生第一遭到外国去。我的弟弟去不了。他去为我送行,眼看着我走了。我心里很高兴,同时又为他难过。可是当时我干了些什么,早就忘得干净了。

我不要紧。把这件事从头到尾地告诉我。从你离开家的时候说起。哪怕很琐碎的事情也不要漏掉。送你的出租车司机是怎么样,你满肚子的难过和兴奋又是怎么样,都要清清楚楚地对我说。你不妨回忆一下当日的天气,天空的云彩,码头的气味,码头工人和水手们的声音,同船乘客们的音容面貌。把你的主观丢在一旁,从头到尾把这件事当作一个新闻报道讲给我听。要说得有声有色。先从那天你和你弟弟穿的服装谈起。好,就讲吧。

她开始讲了。她在集中注意力这方面受过很好的训练,她把全副精神都集中到这个题目上。她可以给任何侦探上一课。她很冷静、沉着、准确,而且善于分析——再琐碎的事也不漏掉,意义含糊的话一句也没有——只把必要的、赤裸裸的事实说出来。起先她有点儿机械,简直像一台完美的机器。接着当她讲到一名交通警察拦下车子,把司机训了一顿的时候,她惊叫着“

噢,对不起,警官,我们要赶不上船了”,那时她的眼睛里第一次流露出真实的情感。她开始“设身处地”——她开始表演了。这种真实情感并不是那么容易流露的。前前后后足有七次这种情感中断了,她重新把话题转到枯燥的事实上来,可是渐渐地这些事实又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后来当她讲到她怎么样奔上舷梯跳上甲板的时候,她的脸、她那双眼睛都泛出一片兴奋的光彩,她身子不自主地跳了一下。接着她突然转过头来,似乎就在不远处看见她弟弟站在码头上。她双眼含着泪珠。她强忍着没哭。“不要难过,不要难过啊!”她喊道,“我回来以后会把什么都告诉你的。替我向大家问好。唉,我真不愿意离开纽约啊。我宁愿跟你待在一起,但现在已经来不及了。而且你也不会让我那么做的。哎,这将是多么美妙啊……”

我停住。现在马上把剧本里你的角色的台词念出来。千万不要把你已经得到的情感失掉。要演得恰似你此刻跟你的弟弟说话的样子。你现在的样子正是你的角色应该有的。

女可是跟我的角色讲话的是我妈妈。

我她真的是你妈吗?

女不是。

我那么有什么分别呢?戏剧的存在就是为了展示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东西。假使你在舞台上谈恋爱,你是否真会去爱呢?你得想清楚。你是根据真实的东西进行

你的创造的。创造本身一定要真实,可是戏剧所需要的唯一的真实也不过是这一点儿。你这种矛盾情感的经验可以说是一种幸运的意外。你运用你的意志力跟你掌握的技艺把它组织起来,重新给了它生命。现在它完全把握在你手里了。只要你的艺术感认为它跟你的问题有关系,而且又可以创造出一种“想要过上”的人生,你就可以用它。模仿是不对的。创造才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