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6月,刚刚到达兴山的东影就做出了一个决定:在建设厂房的同时,派出吴本立、徐肖冰、王德成三人,各自带领一支摄影队,到达位于前线的部队和乡村,拍摄部队生活、群众支前的画面。
三支摄影队不负众望,很快拍回来一批珍贵的素材。
在东北电影制片厂剪辑《民主东北》
经验丰富的钱筱璋和许珂亲自上阵,编辑《民主东北》的第一辑和第二辑,里面包括《民主联军军营的一天》《活捉谢文东》《追悼李兆麟将军》等。1947年5月,作为东影的第一批电影作品,《民主东北》第一、二辑正式出品,掀开了东影电影
创作的第一页。
袁牧之高度重视东影的开山之作,听说布拉格举办国际青年节,他专门让人把《民主东北》第一、二辑做成国际版,送到青年节放映。
1946年年底,唱鹤龄、刘德源、李光惠三位摄影助手被提升为摄影师,他们可以带领一个摄影队了,这使东影的摄影队达到了8个。《四下江南》《东满前线》《收复双河镇》《战后四平》《农民翻身》《翻身年》等作品在他们的手中诞生。刀光剑影的前线与热火朝天的后方交相辉映,构成了解放战争的壮丽图景。
1947年8月,张永、王静安、杨荫萱等6个摄影助手又成长为摄影师,东影的摄影队达到14个。1948年8月,1949年3月,东影又确定了两批摄影师。至此,东影的摄影队已经达到32个。
摄影队穿越大江南北,往返于前线和后方之间,爬冰卧雪,顶风冒雨,翻山越岭,枕着枪声入睡,迎着朝霞冲锋,踏着烈士的鲜血前进。
拿到前方拍回来的素材,后方的编辑往往彻夜不眠,用最快的速度把英雄的战士和英雄的人民的身影和事迹剪辑成片。奇迹在东影人的手中创造出来,他们以平均不到两个月编辑一辑的速度,到1949年7月,编辑出品了17辑《民主东北》,总长23687米,共106本。
安静地坐在那里,把《民主东北》从头到尾看
一遍,随着人们创造的激动人心的历史画卷慢慢展开,你会发现,那里面有感天动地的精神,那里面有壮怀激烈的河山。
钱筱璋和他的剪辑组学生在一起(右二祖述志,左二周华)
首先,《民主东北》有军人的呐喊和战场的厮杀。如:《四下江南》《东满前线》中攻克公主岭、昌图的英勇进军,《收复四平》中在街头攻坚时的激烈巷战,《公主屯战斗》中的战士们冒着零下40摄氏度严寒修筑工事、活捉国民党新五军军长刘光谦的精彩画面,《东北三年解放战争》中的收复绥中、兴城、义县的激动人心的情景,郑洞国率部投降的实况,《解放天津》中的密集炮击、突破防线、俘获国民党六十二军军长林伟俦的战斗历程……
每一次战役中,摄影队的人员都有不同的任务分工,他们的目的是全面记录战争全程,战斗的后勤工作要拍,炮兵的发射要拍,前沿阵地的突击队也要拍。摄影队的队员们在纷飞的子弹中奔跑,那时候,他们来不及去想生死。
其次,《民主东北》有群众的相助和人民的生活。《接收后的鞍山钢厂》《安东造纸厂》《东北毛纺织厂》《林业生产》中工人们奋勇争先的主人翁精神,《伟大的贡献》《做军鞋》《送公粮》中人民群众增加生产、支援前线的努力奉献,《前线炮兵助民春耕》《松江二线兵团助民
修筑排水》中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翻身曲》《农村建设》《五一在东北》中人民群众开启新生活的动人场面……点点滴滴汇聚而成的东北解放区人民群众的新的生活风貌被胶片刻印进了历史,人民群众扭起大秧歌的欢天喜地的场景成为今天人们理解那场胜利的一个重要视角。
最后,《民主东北》有胜利的荣光和民族的自豪。《北平入城式》中人民军队雄姿英发、气势昂扬进入北平的激动人心的历史场面,《毛主席阅兵》中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在北京西苑机场同各界见面、检阅各路部队代表的历史瞬间……这里面有着军人的荣光,也有着中华民族从此独立自强的豪情万丈。
在兴山坐镇指挥的袁牧之清楚,东影的这几十支摄影队在东北的大地上纵横驰骋,危险遍地,艰苦非常。就像后来一位摄影师回忆的那样,从北满的吉林到南满的锦西,从西满的彰武以西的沙漠到营口海岸,每个队的行军路程都达到了上千公里,每天急行四五十公里,休息四五个钟头,是极为平常的事情。
正是这几十支摄影队,为刚刚成立的东影赢得了荣耀。1948年下半年,连续听到三位摄影师在战场上牺牲消息的袁牧之几度泪流满面。他们的英灵深深地扎进了袁牧之的心中,即便1949年后他上调北京,仍然
在许多场合提起《民主东北》以及《民主东北》的摄影师。
1949年7月,在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上,袁牧之作《关于解放区电影工作》的专题发言,他说:“我们摄影队已从最初的3个发展到了今天的30多个,大部分是战地摄影队,雨淋日晒,风吹雪打,在最艰苦的条件下,长期随军作战;他们不仅意识到作为一个人民电影摄影员的光荣任务和作用,并因为每到一个部队就提高了该部队的战斗情绪,因而更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极有作用的政治工作者,他们就更加不顾一切,英勇无畏,勇于牺牲,随着尖刀连、尖刀排、尖刀班,进入到最危险的敌人腹地去完成拍摄任务,甚至牺牲了三位同志……”#pageNote#0
以《民主东北》为核心,始于1946年6月的新闻纪录片生产开启了电影厂创作的大门。以此为切入口,袁牧之在1947年年初提出了“七片生产”的动员令。“七片生产”并不是大家惯常认为的七部影片的生产,而是指七个片种,即艺术片、新闻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包括动画和木偶)、翻译片、幻灯片和新闻照片。后来人们经常挂在嘴上的新中国电影的“七个第一”则是指七部电影,即第一部多辑新闻纪录片《民主东北》,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
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吧》,第一部长故事片《桥》,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
新闻纪录片《民主东北》海报
正是从《民主东北》开始,多个“电影类型”在东北的大地上得到开创和发展。
在拍摄纪录片的同时,随着人民军队的节节胜利,越来越多的城市回到了人民的手中,农村的根据地也在不断扩大,为了扩大在工厂以及农村的宣传,同时加强部队的宣传工作,电影厂开始制作大量的幻灯片和新闻照片。他们首先抽出人手制造了幻灯机,然后集中精力制作幻灯片。从1946年6月设计开始,到1948年12月,成功制作完成每套30张的幻灯片24套。1949年上半年,又制作完成20套,总计44套。《农村新气象》《立功喜报传后方》《人民领袖毛泽东》《东北铁路建设》《工兵架桥》《人民功臣》《延安风光》《解放区的人民支援战争》《中国医科大学》等,成为最早幻灯片制作的选题。从1948年下半年到1949年上半年,电影厂还制作了8套新闻照片,制作了1套供大型展览用的照片。
1949年6月,刚刚成立的中央电影局决定,把幻灯片和新闻照片的制作专门交由北平有关部门承担,至此,电影厂完成了这一阶段关于幻灯片、新闻照片制作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