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重生美人咸鱼且难哄资源 > 残酷(第1页)

残酷(第1页)

“姑娘姑娘。”老翁将手收回,颤颤巍巍藏在袖中,阮蘅举动确是将他惊到了。

阮蘅这才回过神,将老翁引至一旁,温声询问“老人家,您这可是天花”

老翁一怔,提着竹篓就要往外跑,口中念念有词,“不是,不是天花,这怎么可能是天花。”

可太过刻意的躲避让阮蘅更为确信,她上前就去追老翁,“老人家别怕,我不会对您如何,没事的。”

即便如此,老翁还是不信,拖着蹒跚步伐躲着阮蘅,一眼都不敢看她,“这不是天花,不会害人的,不会。”

阮蘅不敢惊扰他,只与他相隔数丈跟在他身后串着巷。

离了主城越走越偏,老翁不时往后看来,见阮蘅依旧跟在身后,情绪有些崩溃,“莫跟着,莫跟着,这不会害人,真的不会。”

“老人家,您别担心,我不会对您做什么,我只是有些事想问您罢了。”阮蘅缓缓接近他,“这是天花后留下的疤痕,我知晓的,这不会传染。”

老翁一顿,将信将疑看向她,“你当真知晓这这不会传染,求求你别送我去见官,家中还有个孩子呢,没了我不成”

阮蘅茫然,显然并未明白他这是何意,送去见官为何要送去见官

她试图安抚着老翁,“您不必怕,我只是想问您一些事,我不会送官的。”

老翁盯着阮蘅许久,见她满目真挚,不疑有他,“当当真”

阮蘅颔示意,走上前接过他的竹篓,“自然,老人家我替您拿,我送您回家,顺道去看看您家的孩子。”

“不必劳烦了。”

阮蘅二话不说已背起竹篓搀着他向前而行。在蓉城的这一个多月来她才恍然在不为人知的角落,竟有人活得不如京城富贵世家中养着的猫犬。

未见贫瘠之地,不知其苦。

老翁将阮蘅带回了他的住处,说是住处也不过是三面墙铺盖着茅草。这里显然是一个村落,破败不堪,不论童叟,枯瘦蜡黄不见人样。

见到阮蘅来时,有些警惕,纷纷躲回了家中,有几个孩子探着脑袋好奇望向阮蘅,脏乱不堪中,他们的眼眸尤为明亮。

阮蘅心一揪,说不出是何情绪。

“谁来了”从里走出一老妇人,步履蹒跚,每一步都尤为艰难,见到阮蘅时目光有些躲闪。

老翁一时也不知该如何解释,“是个大夫来看东儿的。”

老妇人一愣,站在原处手足无措,“不是就让你去买药吗怎的将大夫请回来了我们没有银两请不起大夫看病。”

阮蘅放下竹篓,将三帖药递给了那老妇人,“不必不必,方才老伯已付了银两,我只是顺道来看看孩子罢了。”

“啊这”

“老人家,带我去看看孩子吧,我不收银子的。”

老妇人松了口气,无措后对阮蘅满是感激,引着阮蘅前去,“多谢姑娘,姑娘真是好人,这孩子烧了一夜,我们也没法子”

屋里躺着一个孩子,不过岁年纪,裹着稻草缩在角落,面色泛着红,阮蘅替他把了把脉,仔细查看了一番,好在问题不大,只懂些皮毛的她也可应付,“二位不必担心,只是轻微风寒,吃两帖药,让他闷一身汗就无大碍了。”

老妇人一听,这才真的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多谢姑娘,真是遇上好人了有菩萨保佑,东儿会无碍的。”

阮蘅等老妇人起身去熬药后,她才开口询问起正事,“老人家,您这天花是何时得的”……

阮蘅等老妇人起身去熬药后,她才开口询问起正事,“老人家,您这天花是何时得的”

老翁神情一紧,显然不想多说什么,可想到方才阮蘅还替自家孙儿诊脉,犹犹豫豫道“这天花是十五年前染上的。”

“十五年前”阮蘅一顿,“十五年前蓉城并未有过天花啊。”

“我们我们并非是蓉城人。”老翁长叹了一声气,“我们是从邺城逃难来的,十五年前邺城染了瘟疫,险些死了一城人,我们侥幸活了下来。”

邺城

“为何我从未听说过此地”活了两辈子,阮蘅这是第一回听到“邺城”二字,着实陌生的很。

“邺城早已成了一座死城,荒弃在了那儿,无人提及,那时的人死的死逃的逃,活着的人哪里再敢回去。”

阮蘅经历过瘟疫,知晓那是如何惨状,她不想再重蹈覆辙,“老人家,还请您告诉我,您这天花是如何医好的”

再过一年,蓉城瘟疫肆行,那时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若她能提前寻到治瘟疫的法子,到时便无需那么多人白白送命了。

老翁悲凉微叹,无奈摇了摇头,“医不好的,瘟病医不好,那时瘟病肆虐数月,京中来了不少人,可也毫无法子,染上了只能等死,命硬些便也就扛过来了。”

阮蘅心一沉,留存的那份希冀顿时散灭。

“我们都该死的,都该死的,可是孙儿还小,他已没了爹娘,若我与老婆子不照顾他,他一人又如何活得下来。”

阮蘅宽慰着他,“老人家,都过去了,能在瘟疫中活下已是不易,更应好好活下去才是。”

老翁环顾村落四处,眼眸迷暗,须臾之间仿若又苍老了不少,“我们想活着,可是宫里那位不让,他要将我们赶尽杀绝,所有染过瘟病的人都得死,即便已痊愈,都不可再活下去”

“你看这村子里的人我们无一不是从那场瘟疫中逃出来的,这十五年来东躲西藏,生怕被朝堂之人捉住。”老翁眼中蓄着泪,“他们说邺城皆是不详之人,是为瘟神,可我们分明已病愈,不会再害到旁人了,为何还不肯放过我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