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衍拉低声音,半开玩笑地附和包拯“今日倒不知哪个胆大的敢忤逆他,却不知这位侠士有命活没有”
这时礼部姜侍郎感慨有几分腹痛,便先跟大家告辞了。
“今早贪嘴,吃了炸物,这肚子才受不住。”
包拯就想起今晨他吃的雪霞羹,软软嫩嫩,馨香美味,顿时笑如春风来。还是他们开封府小当家的手艺好,吃了她做的早饭,肚子舒舒服服的,叫他有百倍精神来上朝。
“这豆腐和芙蓉花烧制的菜,竟有如此妙味”杜衍听说后,直叹他回头也要让自家厨子做着试试,“如今正好是芙蓉花正盛开的季节,这菜倒是应景。”
包拯连连点头赞同,以前他觉得饭能吃饱就行,不要追求太多。如今他觉得,民以食为天,只有吃好了才会心情愉悦,有更好的精神力气去认真做好一整天的政务。
杜衍归家后,还真就一直惦记这雪霞羹的事儿。
他跟妻子相里氏说了之后,相里氏便笑着吩咐厨子去做。
相里氏犹豫了片刻,跟杜衍道“老四的年岁差不多了,纵然要他二十才能成婚,这会儿却也该张罗人选,先把亲事定下。”
杜衍应承,让相里氏先挑人,回头他再看是否合适。家世高低暂且不论,娶妻当娶贤这一点定要遵循。
“问一问他本人的意思也可。”杜衍自认为是开明之辈。
“先问过了,这才跟老爷提的。”相里氏便试探问杜衍,“老爷所谓的家世高低不论,可以低到什么程度”
杜衍感觉到相里氏话中有话,蹙眉盯着她“莫非是老四有中意的人选了”
相里氏见杜衍猜到了,叹了口气,点点头,“我昨日正问他择妻的意愿,他才说的。”
“哪家姑娘怎么相识的,他们之间可有”
“没有,老爷莫多想,老四的品性老爷还不知道最是克己守礼。”相里氏解释道,“不过这姑娘倒是谈不上是哪家了,她没家了,五服之内都没有亲眷,是个孤女。”
杜衍微微睁大眼,他料想过家世低,比如七八品小官之女,却从没想过竟是连家都没有、无父无母的孤女。
这有点太低了。
纵然他这边勉强同意,相里氏因宠着儿子也勉强忍下了,他外祖父母那边却是断然不可能会愿意。杜诒可是他们二老喜爱的宝贝凤凰蛋,必然忍不了这点。
杜衍家中的情况和别处不同,他幼时惨遭两位兄长虐待,亲母和继父又不肯收留他,是岳父岳母收留并照顾他,令他得以读书成器。故而对岳父岳母的恩情,杜衍一直谨记,待他们二老比亲生父母还要孝敬。
“劝劝他吧,年岁也不小了,却不能任性。”杜衍喝了两口茶后,语气平淡道,“实在不行便留那姑娘做妾。”
“她是不可能做妾的,儿子也断然不会让她做妾,委屈了她”杜诒突然从里间冲出来,反驳杜衍。
杜衍愣了下,看眼相里氏,又瞪向杜诒,“好啊你们娘俩”
相里氏忙问杜诒这下是不是死心了,“我就说你爹不会同意,你却不信,还说什么只要我同意了就行,你爹那里好游说。”
杜诒反问杜衍“爹可知我说的姑娘是谁”
“是谁也不行啊,不是你爹我有门第之见,但事实总要考虑。你说你这出身,娶个不知礼节的孤女进门,纵然你能护得了她片刻,能天天面面俱到都跟在她身边,护她所有吗
将来不管是管理府中事务,妯娌相处,还是在外应酬,对她而言都是寸步难行的困难事,不知会受多少奚落笑话。连带着你在外也会被人指指点点,你们的情分消磨不了多久,便会因这些琐事闹得分崩离析。
我现在这样阻止你,却不是为了你好,而是为了那姑娘好。你一个宰相家的儿子,娶妻第一次不得心意,再娶也不耽误什么。她却不同,她会因此一生都毁了,你可清楚”
相里氏连连附和杜衍的话,劝杜诒莫要再任性了。
“你别再说什么非她不娶的话了,好不好”相里氏打商量道。
杜诒一向斯文温润,孝顺懂事,但这一次他听了杜衍的话,却皱眉恼怒道“她非父亲所言的那种女子,她虽为孤女,却聪明机灵,知礼懂礼,敏而好学,父亲还夸过她是巾帼我这身份配她,还只怕配不上呢,断然没有她配不上我的道理”
相里氏一听儿子这样贬低自己,忙用手扶额,感慨头疼。
杜衍倒是听清楚杜诒话里的重点了,“我还曾夸过她难不成我还见过她”
杜诒应承,将苏园的身份告知了杜衍,并把他几次偶遇苏园,如何被苏园破案的胆识和机智所吸引,也都告诉了杜衍。
相里氏懵地回忆了下,才总算想起来了,嘴里叹竟是她。心里却想这姑娘一直在开封府混迹,经常接触尸体查案,跟个男人似得在外抛头露面,哪里会适合嫁进相府做儿媳妇。
“喔原来是她”杜衍拉长音,犹疑了片刻,看着自己的小儿子半晌,赞了一句,“你倒是有几分眼光。”
“老爷”相里氏见杜衍有同意的意思,惊诧地瞪圆眼,用眼神示意杜衍。
杜衍摆手,让相里氏暂且不要说话,对杜诒道“最近我总听包拯夸赞她,听闻她不仅查案厉害,做饭也极好吃。刚说的雪霞羹,其实就是出自她之手。”
相里氏应和了一声,“这小户出身的,都被生活所迫,擅长做饭倒不稀奇。”
“陛下也曾夸奖过她。听说最近钱监彻查账目,便有她的主意,若真能查出什么来,必立大功。”杜衍道,“凭此才华,我再帮忙助力一二,去太后那里请旨求一求,或可行,这倒是可以免了门第之别。”
相里氏扬了扬眉,嘴上表面赞美“这姑娘竟如此厉害那倒是我这般深宅里的妇人见识浅薄了。”
“父亲同意了”杜诒高兴地问。
他马上誓,若能娶得意中人上门,他一定奋读书,好生考取功名,孝敬父母。
相里氏见状,不禁唏嘘感慨,这儿子养大了满心想的都是媳妇了,从前竟没见他为父母这般誓。
待杜诒离开,相里氏忙问杜衍“老爷真答应”
“若真是好姻缘,应了又如何”杜衍脸上思虑很重,似乎很是斟酌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