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费格莱扣好外衣,走过去开门。
“是雷声太大了吗?我敲了这么久才听到?”
尤纳斯一边抱怨一边进屋,全身湿漉漉的,没有被当地人揍一顿,却相差无几。
“嗨!”又哆嗦着青紫的唇跟别尔打招呼,看来德方派的专人也没什么特别的,主要是没多少能耐。
别尔没理会,只是转身把一旁的毛巾扔了过去,然后站到窗边看外面的雨。
雨势潇潇,强风吹来的时候,会齐整地晃成一块飘摇的布。不能再越线了,别尔警告自己。
不管是尤纳斯还是费格莱,在此之前能融洽相处的虚情或假意,从今天开始就不能再任其存在了。
越是模糊地带,就越不该停留。停留久了,就会变得难以辨别自身定位,进而与敌人同流合污。
尤纳斯没有多在意别尔突然的冷漠,他实在是太冷了,脑子转不过弯,身体出现明显失温的迹象。
费格莱把门反锁,提醒他先洗一下换身衣服。
尤纳斯站在上半部分透明的玻璃小圈前,“这是……浴室?”
他表现出为难,奇怪的为难,都是男的,他怎么这么介意?费格莱疑惑地打量了一下,然后把之前拆卸下来的木板装了回去。
尤纳斯抱着毛巾站一旁颤抖,固执地等到浴室恢复之前的隐蔽才进去。
尤纳斯进去洗澡后,费格莱也换了身衣服。
别尔能听到身后传来衣物被甩开的声音,纽扣隼合的声音,以及腰带金属相扣的声音……这些声音奇怪地在他的耳边放大,逗弄他逐渐爬红的耳廓。
别尔死死盯着雨幕,很想推开窗户降温。
费格莱换好军装后拿出一套全新的条纹服,对着黑灰色的布料看了几秒,眸色沉了一下,才起身递给别尔。瞥见熟悉又陌生的黑灰条纹,别尔退下热意,平静地接过。之前那件大衣不知所踪,他知道,身上这件新的属于他了。
不久,几个士兵进房提走行李,他们当即坐上专车回去。开车的是一个沉默寡闻的士兵,身上有独属于营区的烧焦味。
别尔看着窗外滂沱的大雨,前路迷蒙。
尤纳斯回去后就发烧了,在草叶抽芽的春日一病不起,偶尔几次碰面都是病恹恹的。
别尔很少再见到费格莱,回去后他就彻底丧失了机械助手的职务,每天和涅夫被赶去劳作。同居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最后认识的只剩里德希和涅夫。
里德希还是住所的气氛带动者,一如既往给很多人带去欢乐。他们叫他德国佬,却并不真正讨厌他。士兵们对他也没那么严苛,有时抓到他在睡觉时间高谈阔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然,他还是没有说为何被关到这。
当知道这里的运作模式后,大部分人都选择坦诚相待,誓死不说的秘密变成了一群人的秘密,然后一身轻地走向死亡。
春天很快过去,营区绿草茵茵,天空蓝得细腻柔和,难闻的烧焦味却还是无孔不入。
同居的犹太人逐渐变多,整个营区新进的苏联战俘基本看不到了。这就意味着,德军的闪电战失效了,祖国在奋力反抗!
涅夫也察觉到了,和别尔同样兴奋。
1943年7月16日夏夜,月色如流银,草虫伏在叶上鸣叫。入睡前,里德希照常给大家讲故事,只是这次,他讲的是他自己的故事。
20年代初,里德希在柏林的一个贫民窟出生。由于一战失利,德国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本在银行任职的父亲失业待家,为了养活一家三口,只能厚着老脸上大街去给人擦鞋。
“每天晚上回来,借着微弱的煤油灯光,我都能看到爸爸鼻青脸肿。他说人们去银行催债,认出了在边上给人擦鞋的他。明知会陷入那样的窘境,爸爸第二天还是去那,怪不得妈妈说他傻得可爱。”里德希笑了一下,又继续说,“曾经光鲜亮丽且倍受尊敬的爸爸,能为了生活低下高贵的头颅,却做不到自私。总是沉默地独坐桌边,心怀愧疚,怪自己没有守住国家的款项,失信于德国民众。”
哪怕努力生活,里德希的父亲还是因为伤病折磨和饥饿走了,那年里德希七岁,“那是一个并不燥热的夏夜,就像今晚一样,舒朗静谧。”
父亲死后,里德希没有像父亲那样出门给人擦鞋,他的母亲也不允许。母亲曾是富人家小姐,曾为嫁给他父亲而与家里决裂。可当国家整体经济衰退,各大产业付之东流,年迈的父母不知流离到了哪,自己的小家已经揭不开锅时,她也会后悔当初的选择。
这是里德希所不知道的自私。
母亲是高知女性,文学素养高,举止大气,在教育里德希上也别于当时咄咄逼人的社会——帮助他走出丧父的悲痛,教他乐观面对生活。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里德希念起普希金的诗歌,“母亲常用这位苏联诗人的诗歌激励我。”
三年后,母亲也不堪生活重压去世了。
里德希被一位善良的老补鞋匠带走,从此和老补鞋匠相依为命。
老补鞋匠手下有一家店,店有些年月了,在柏林也有一定名气。不过比起店铺经营模式,老补鞋匠的脾气屈指可数,古怪又执拗,宁愿给隔壁总是臭骂他抢生意的面包店老板补鞋,也不愿意给犹太人补,抛掷再多钱财都没用。
一年后,物价继续猛牛般疯涨,德国民众自顾不暇,补鞋店生意惨淡。老补鞋匠就带着一个小板凳上街招揽生意,还是不愿给手握巨额财富的犹太人补。里德希觉得不可理喻,实在饿得难受,于是悄悄接了单,被老补鞋匠发现后被臭骂一顿并赶出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