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汉朝四百余年的文学价值 > 第叁部 妖孽宫廷 第12章 和稀泥的艺术(第3页)

第叁部 妖孽宫廷 第12章 和稀泥的艺术(第3页)

君主按天道规律行动止息,顺从阴阳和调之道,那样才会日光月明,刮风下雨都按时令节气,冷热均匀适度。

造三方面顺当了,才能免除自然灾害,五谷丰登,丝麻成熟,草木茂盛,鸟兽繁衍。

百姓才能免除灾病,衣食丰足。

如果能够这样,才会国君尊严,人民喜悦,上下不互相埋怨,政治教化顺利,礼让仁义可以兴盛。

刮风下雨不按时令,就会毁坏庄稼;农业毁坏了,人民就会饥寒交迫;人民忍饥挨饿,就会不顾廉耻,这是强盗小偷祸乱产生的根源。

愚臣认为阴阳之道是国家大事的根本,是百姓命脉所系,从古以来贤人君子没有不遵从它的。

皇帝治理天下,最重要的是认真遵从自然天地法则,并借鉴先贤先圣的经验。

丞相萧何、御史大夫周昌和将军王陵、太子太傅叔孙通等大臣商议说:春夏秋冬皇帝该穿的衣服,应当效法天地的礼数,其中体现出入和。

所以上从天子王侯和有封地的国君,下到亿万百姓,如果能效法天地,顺应四季的变化,来治理国家,才会避免祸殃,得终天年,这是奉养宗庙安定天下的重大礼制,臣请求皇帝效法它。

中谒者赵尧掌管皇帝春天的活动,李舜掌管夏天的,儿汤掌管秋天的,贡禹掌管冬天的,四个人分别掌管一个季节。

大谒者襄章奏请皇帝,高皇帝下诏说:“可以”。

孝文皇帝的时候,在二月份向天下布施恩惠,赏赐孝顺的人、努力耕田的人以及疲病的士兵,祭祀为国事死难的人,做这些事的时间十分不合时令节气。

御史大夫晁错当时做太子家令,向孝文皇帝上书说明这些。

臣恭敬地思考陛下您对百姓臣下恩泽十分深厚,灾难却不停止,臣私下认为恐怕是您的诏令有不合时令节气的。

希望陛下您挑选明了经义、熟知阴阳之道的大臣四个人,分别掌管一个季节的事情。

时令到了就明确上报自己掌管的皇帝应该做的政务,来顺应阴阳之道,那可是天下人的大幸啊!

魏相多次上书,陈说该做的事情,宣帝采纳并施行了他的建议。

魏相命令掾史查访各郡国的事务以及从家里休沐回到官府,就禀报各处的异闻奇事。

有时有反叛的贼寇和自然灾害变故,郡守不上报,魏相总是向宣帝上奏说明情况。

当时丙吉任御史大夫,与魏相同心辅佐汉宣帝,宣帝十分看重他们。魏相性情严峻刚毅,不如丙吉宽和。

而萧望之,出身于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其祖、父皆隐德不仕,以田为业,萧望之好学,研究齐诗,师事后仓达十年。

京师的儒生们对他都很称赞。

那时大将军霍光执政,长史丙吉推举儒生王仲翁、萧望之等几个人,都被召见。

在此之前左将军上官桀等谋杀霍光,霍光杀了上官桀等之后出入都加戒备。

进见他的官民都要露体被搜身,摘去兵器,由两个侍卫挟持。

只有萧望之不肯听他这套摆布,自动出阁,说:“不愿见”。

侍卫人员对他叫嚷乱扯。

霍光知道这个情况后,吩咐侍卫人员不要乱扯。

萧望之到了霍光面前,对他说:将军您用功德辅佐幼主,要能让崇高的教化流传天下,天下的士都会伸长脖子踮起脚,争着要来效力辅佐高明的。

现在来见您的士都要如此对待,恐怕不是周公辅佐成王那样一沐三握,一饭三吐哺接待天下之士的礼节和招致平民的思想。

于是霍光独不授职萧望之,而王仲翁等都补为大将军史。

三年间,王仲翁官至光禄大夫给事中,萧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被分配看守小苑东门。

王仲翁出入,前呼后拥,趾高气扬,对萧望之说:“不肯循常作为,怎么做了看门人呢!“

萧望之说:“人有各人的志向。“

过了几年,萧望之因弟弟犯法受到牵累,不得宿卫,免归而做了郡吏。

魏相把他收在部下,经过考察在大行令部下做了个司礼官。

霍光死后,霍光之子霍禹又做大司马,霍山领尚书,霍氏亲属都宿卫内侍。

地节三年夏,京师下雹,萧望之因此上疏,要求汉宣帝安排接见,当面申说灾异之意。

汉宣帝自在民间已闻萧望之之名,决定由少府宋畸问明情况,要求不必隐讳。

萧望之当即提出了看法,说:“《春秋》记载昭公三年,鲁国下了大冰雹,这时季氏专权,最后赶走了鲁昭公。

假如过去鲁国的国君把自然灾害看清楚了,是不会有这个灾害的。

现在陛下凭借圣明的德行为国君,思考政事寻求贤人,这真是尧舜一样的用心。

但是好的兆头未到,阴阳又不协调,这是大臣执政,一姓独揽权力的结果。

附着的枝叶大了折断树的主干,私家势力强大了公家就受到危害,希望明主亲自治理政务,选拔同宗,任用贤才,作为腹心,同他参政谋划,命令公卿大臣朝见禀奏事情,清楚地陈述他们职责,用来考核其功绩与能力。

像这样,那么诸事就治理好了,至公至正之公道就树立起来了,邪恶不正就堵住了,私权就被废除了。“

这显然是针对霍氏专权而的重要议论,汉宣帝任萧望之为谒者,当了朝廷接待宾客的近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