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喜形于色,连忙迈步出门迎接。
没一会儿,就见着了几辆马车缓缓驶来。
杨公公也是紧随其后,可当他瞧见了护送煤炭的官兵们,那脸色啊,就跟吃了苦瓜似的,瞬间变得难看了起来。
只见一名官兵风尘仆仆地冲到了李恪面前,连行礼都顾不上了,急得满头大汗。
“殿下,大事不妙啊!清风县运来的煤矿,半道上竟然被劫了!”
“啪嗒!”
李恪一听这话,手里的折子就像是长了翅膀似的,嗖的一下子就飞到了桌子上,出了一声响亮的撞击声。
“难道是高丽那帮小子干的?”李恪眉头一皱,脸上瞬间布满了寒霜。
“嘿,您可别冤枉高丽人了,这回是咱东都边上的受灾百姓。”
李恪的脸色更黑了,简直能滴出墨来。
“老百姓哪有那胆子抢朝廷的货啊?”
“臣也是这么想的,背后肯定有人捣鬼。”
“看来东都那帮大族是坐不住了,终于要露头了。”
李恪冷哼一声,重新抄起一份折子,扔给了杨公公。
“你也瞅瞅,这写的啥玩意儿。”
杨公公双手接过折子,跟接了个烫手山芋似的,一看之下,双手直打哆嗦。
“东都这些世家,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杨公公咬牙切齿,差点没忍住把折子给撕了。
“他们咋这么大胆子,难道不知道这是太子殿下您买的煤吗?”
“这些世家大族,传承了上千年,根深蒂固。”
李恪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在他们眼里,世族才是国家的根,本宫啊,不过是个给他们打工的皇帝候选人罢了。”
“这简直是谋反啊!殿下,让咱家带兵去抄了他们家吧!”
杨公公气得直跳脚。
李恪却微微一笑,拿起折子,直接扔进了火炉里,烧了个干净。
“殿下,您这是……”杨公公一脸愕然。
“先留着他们,本宫还有用呢。”
李恪神秘一笑,胸有成竹。
杨公公强忍着怒火,问:
“那灾民抢煤车的事,咱咋办?”
“几车煤而已,大不了再买几车就是了。”李恪挥了挥手,一脸轻松,“本宫心里有数。”
说完,李恪闭上了眼睛,开始在心里默默盘算着接下来的大计。
紧接着他又站起身,来回踱步,心中暗想:“上次李治那小子用玉米和报纸玩了一出好戏,本太子岂能落后?”
突然,他停下脚步,目光如炬,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
“有了!本宫要来个‘煤海计中计’,不仅要夺回煤,还得让父皇对我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