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隔壁找人吧,我正好还要问问汪大娘谁家养鸭子了。”宁安突然想起她还没去问鸭子的事呢。
“我陪小姐去。”刘婶说道。
她想的多,一会杨家小子和她家小姐走在一起不妥当,她跟着保险。
“对,让刘婶陪着你。”宁佑快附和道。
“不用,就几丈远,你们还怕我丢了呀?”
宁安笑得不行,她们把她当不识路的三岁小孩了吗?
就算三岁孩子,也能从隔壁走回自己家了。
她觉得家人谨慎过头了,突厥人也不可能突然出现在她家门口。
宁安完全忘记,正当龄的一男一女单独走在一起,在这个时代有多么不恰当。
“听话。”宁佑不容拒绝地哄道。
宁安看她爹那么不放心,只能耸肩答应。
“好吧。”
宁安和刘婶相携着去了隔壁。
杨家的大门开着一扇。
“叩叩叩,汪妹子在家吗?”刘婶敲门高声喊道。
杨家的屋子和院门也离了十几米,不大声喊,屋里听不见。
“在。“汪二妮推开房门,探出头,“刘姐姐,你们直接进屋来吧,我手沾着面,没穿棉衣,就不出去迎你们了。”
“你快进去,别招风了,我们自己进来。”刘婶朝她摆手道。
宁安和刘婶进了杨家的灶房。
见汪二妮正在和面,应该用的是玉米面、黑面,面团黑黄。
“和面蒸窝头呢?”刘婶寒暄道。
“欸,家里两小子吃的快,三四天就得蒸一锅。”
汪二妮手不停地在瓷盆里揉着面。
和黑面玉米面得用温水,而且中途不能停太久,不然水凉,面会硬,不好和到一起。所以汪二妮边揉着面边和她们说话。
“男孩子吃得多长能得高壮,你家老大在家吗?我们想找他帮忙抬下东西呢。”刘婶接道。
“在呢,在屋里编草鞋呢。”汪二妮说着走到门口,大声喊,“兵儿,出来帮下忙。”
“欸,就来。”一声低沉的声音回复道。
杨兵刚刚光听见刘婶的说话声,不知道宁安也来了,进了灶房,才看到宁安也在。
他手忙脚乱地整了整棉衣下摆。
“刘大娘说让你帮忙抬个东西,你去吧。”汪二妮对大儿子吩咐道。
“奥,我现在去。”
“兵哥儿,你先去家里,我和你娘还有话要说。”刘婶笑眯眯对杨兵说道。
“好,”杨兵点着头,眼睛悄悄看了宁安一眼。
心道:“刘大娘要等会,宁姑娘是不是和他一起走。”
不过他转身时看宁安稳坐在凳子上没有起身,就知道宁安这会儿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