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公主府丢失面一事闹得非常沸沸扬扬几乎是满城皆知,被人一提醒,差不多都了悟了是个什么事。
工部尚书齐大人族中有一远房子侄,因为长相俊美,被端顺掳了去当了暖床的面。
公主府丢失面的事曝光,齐大人的远房亲戚这才知道本来该去百里外有名书院求学的儿子,竟然根本没去学院,而是被绑去了公主府。
等他们知道儿子的消息,人已经给端顺当了一年的面。
没去学院进学也就算了,被迫当了面咬牙也认了,可是最后却是连人都没了。
且这家人不知道从哪里得知还是端顺下令杀了所有面,端顺玷污他们的儿子不说,还是杀了他们儿子的凶手,怎能不让这家人愤怒。
他们不会放过端顺,刚好他们虽然同齐大人是远亲,但当初齐大人还未当官前投奔了这家人,他们对齐大人照顾有加。
齐大人念恩,并且他也见不得端顺如此糟蹋轻贱大好男儿,更震怒她草菅人命。
早就在事时就写了奏书状告端顺的恶行,一开始永安帝压着,可后面慢慢有其他御史也弹劾端顺荒淫无道,不把人命当回事,永安帝压不住,就给了齐大人这一道旨意。
就是不知永安帝会让齐大人给端顺带来什么旨意。
百姓们都很好奇,大伙儿就都不免催促起了齐大人快点宣旨,而齐大人等得就是这个时候。
齐大人将圣旨打开,看着端顺再次催促,“公主殿下,还不快跪下接旨。”
有圣旨在,端顺再不情愿也得看在帝王的权威下,乖乖下跪。
齐大人冷哼一声后,在端顺面前抬高了下颚,中气十足道:“圣上有旨:端顺治府不严,致公主府护卫惨死,准许赔偿护卫家眷每家每户万两白银!”
百姓们已经不关心圣旨具体说了的公主府出事的原因,只热烈讨论起了那万两白银。
有人倒抽一口气,“天呢!一万两白银,公主这得赔多少银子。”
有人已经开始打探公主府这是死了多少人。
对他们来说银子才是最重要的,有银子赔偿,那些家里有男儿丧命的也就不亏了。
是面又如何,虽然丢人,但也给家里头赚回银子了。
程宜安却是暗自对永安帝感到佩服,明明是面的事情,为了皇家脸面粉饰太平,直接把面说成了是护卫。
名义上是好听多了,只是谁不是心里头门清这是让端顺为她的男人们兜底处理后事。
好在虽然说得好听,可也是实实在在拿捏住了端顺。
看看她那张听到了万两白银后扭曲的脸,可见银子就是她的七寸,让她再一次感受了失去那些面带来的重创。
名声可以给你保住,那就拿出真金白银来赎罪。
“公主殿下,小侄乃是今年要考举的秀才,进京后因着武艺不错被招揽至公主府,既然成了公主府的护卫,公主府善待于他我们也不说什么了,但公主府如此不明不白得妄送了他的性命,圣上可要您给我们一个好好的交代。”
齐大人不慌不忙还有补充,且是针对他一家,对于齐家,端顺别想只用银两打,这银两还不会只是万两白银,得掏更加多。
算起来确实这些苦主里头最苦的就是他家了,好好的一个家族培养出来的好郎儿被公主看上关起来不说,还丧了命。
他还是个秀才,父亲虽然官阶低,可那也是九品芝麻官,实属官家子弟,不过是比起皇亲国戚来说过于渺小。
想要为儿子讨回公道,就得让官阶更高的族兄出面。
百姓之中也有人再次议论开端顺要赔付齐家更多的补偿,关注的重点默默就开始倾向难道真的是公主府死的是护卫,不是那道听途说的面?
不然面等同于青楼楚馆的轻贱人,还能受到这般恩泽?
能被皇帝都站出来给个说法的,肯定就不是面了,还真是护卫!
程宜安也听到了周遭一些百姓谈论间已经不提面不面,皆是护卫一词,也再次对永安帝感到了佩服。
居然就这样保住了皇家名声。
有公主府大手笔赔偿在,赔偿对象就会铁板钉钉是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