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quo;宋軍殺入皇宮,捕獲了南唐的最後一個皇帝。”
&1dquo;所以他寫下了破陣子。”
&1dquo;被捕獲後,他寫出了更多傑出的詩作,他是個作詩的天才,卻不是當皇帝的料。”
&1dquo;最後做出了家喻戶曉的《虞美人》。”
&1dquo;春花秋月何時了。”
&1dquo;往事知多少。”
&1dquo;小樓昨夜又東風。”
&1dquo;故國不堪回月明中。”
&1dquo;雕欄玉砌應猶在。”
&1dquo;只是朱顏改。”
&1dquo;問君能有幾多愁?”
&1dquo;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葉古榕念詩的時候,聲音軟軟的,很適合這詩,悲傷而蒼涼。
孩子們沉浸其中,仿佛他們就是那個亡國的皇帝,寫下了這千古名作。
&1dquo;在最後呢,以為他要復國,在他生日這天,賜了毒酒。”
&1dquo;死於七夕。”葉古榕說完最後四個字後,很多孩子臉色都不太好。
生於七夕是浪漫,那麼死於七夕呢?他們在內心問自己。
第三十三章
給孩子們講完故事後,他就去辦公室寫字了,馮野松早早地就等在那裡了。
體貼的為他鋪好了紙,準備好了筆墨。
葉古榕看到他的時候,腦子裡突然就想起了,古時王爺在案台寫字,妻子就在旁邊陪同並幫忙研墨。
他很喜歡那種感覺。
現在的馮野松倒真有那股感覺了,他有點確定和馮野松在一起真的會不錯。
葉古榕也沒有磨蹭,上去洋洋灑灑寫了篇行書。
乍一看,仿佛真是宋代碑文。
寫的是李煜的《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面對潰敗軍隊,敵人的洶湧,宮女的歌聲。
到最後他卻是垂淚對宮娥,他對的不是父母,不是國家,不是子民。
是宮娥。
這並不崇高,但這正因為他是個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