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大喜,笑道,“公瑾之言,正合我意。如今大军已经从吴郡出,再回吴郡,未免影响士气,西征江夏,吕布无暇救援,我们必可以拿下江夏。”
于是带领大军往豫章而去。
吕布得到孙策大军已经离开丹阳,总算松了一口气。
这下,丹阳,彻底是自己的了。
留下了两万大军,由张飞,赵云,刘晔三人统率,把守丹阳,吕布率领大军回寿春。
丹阳虽好,不方便驻军。
有些地方就是这样,并不适合大军驻守,即使是最重要的前线也一样。
比如上一世的合肥,曹操宁愿每一次孙权来攻击的时候,带大军来救合肥,也不愿意将大军驻守在合肥,因为合肥实在不利于大军驻守,十几万人驻守在合肥,光从各地运粮到合肥,曹操都承受不起。
还有汉中也是一样,曹操拿下汉中,立刻就留下夏侯渊张合等人驻守,自己带大军回洛阳。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将大军驻守在汉中,然后从全国运粮到汉中,是根本无法想象的难事。
现在吕布也是一样,虽然丹阳现在能够让吕布直接攻击会稽吴郡和豫章,但吕布根本无法将大军驻守在这里,只能让张飞赵云刘晔三人驻扎在这里,下次攻击孙策,还是要从寿春出兵。
不过吕布行事,比孙策可谨慎多了,他可不会像孙策那样,只让太史慈一人带一万人守城。
要想守住一郡之地,没有三万人,是万万不行的。
有三万人驻守一郡,张飞等人不仅可以坚守丹阳郡城宛陵,甚至还有兵力遥制各县,不会像太史慈一样,一旦有外敌来攻,就只有退守郡城这一条路。
孙策大军到豫章后,丝毫没有停顿,直接往江夏杀过去。
黄祖接到孙策派兵攻来的消息,大惊失色,他与孙策有杀父之仇,却总是安于享乐,得过且过,没有重视武备。
他一面派人去刘表处求救,一边派人带上礼物去吕布处求救。
然而,这一次他没有那么好运了。
孙策这次从吴郡带出来十万大军,攻丹阳时还剩下九万大军,又在豫章临时抽调一万军队,组成十万大军,直取江夏。
十万大军征讨江夏,所有部将几乎全部都带上了,再拿不下江夏,孙策周瑜就不是无脸见天下英雄的问题了,是根本就没脸再争雄天下了。
黄祖都拿不下,那还怎么跟刘表,刘璋,士燮争夺南方。
周瑜的战略目标就是打下南方各路诸侯的土地,然后与北方三强四分天下。
如果连江夏都拿不下,孙策确实对不上小霸王之名。
上一次攻打江夏,已经快拿下江夏了,但因为吕布的援助,最后功亏一篑。
这一次,周瑜亲自击鼓,孙策亲自为先锋,领着一群江东虎将攻城,太史慈丢了丹阳,一直感觉对不起孙策,此次一马当先,率先登上城墙。
登上城墙后,太史慈双戟左挥右砍,瞬间砍杀十几人,城上士兵虽多,却没有人敢靠近,只能眼睁睁看着太史慈掩护攻城长梯,让孙策的各位虎将,全部顺着长梯爬了上来。
不到一天,孙策带着十万大军,就拿下了江夏,活捉了黄祖。
孙策果然没有辜负自己的残暴之名,对士族之狠,让所有人都为之胆寒。
活捉到黄祖之后,立刻为自己的父亲设置了祭坛。
对着父亲的灵位一番痛哭流涕以后,孙策直接在孙坚的灵位面前活剐了黄祖,用黄祖的级和心肝祭奠孙坚。
又杀了几十个跟黄祖关系莫逆的士族,将他们的家财全部没收之后,孙策这才张榜安民。
别被孙策的残暴之名给骗了,孙策只是对士族比较凶而已,其实对手下和百姓,孙策可能比孙十万还要好一些。只是孙十万看起来比较文弱,情商也比孙策高,能够在表面上跟手下倾心相交,所以上一世,孙策觉得孙十万在人际上比自己强,能够缓和孙家和世家的关系,选择了孙权而不是跟自己一样刚烈的孙翊作为继承人。虽然孙权年长,但孙权那时候也才十八岁,孙翊其实也十六岁了,几乎所有人包括孙策所有部将都以为孙策会让孙翊做继承人。
但实际上,孙十万对手下,虽然看起来推心置腹,内心里却是很容易变心的。
孙策拿下江夏之后,又面临上一世和孙权一样的问题。
上一世,孙权拿下江夏后,只能杀掉黄祖为父亲报仇,却不能占领江夏,只能带了江夏的粮食财物和各级官员回江东,随后刘表派儿子刘琦带兵来镇守江夏,就是刘琦带的这些人,成为上一世孔明和刘备成就大业的基础。
江夏特殊的地理,让江东占据江夏非常的不容易。
孙策外事不决当然问周瑜,江夏到底要留多少人镇守。他的战略就是以江夏为跳板西进益州和荆州,自然不会像孙权那样放弃江夏,只能死守江夏与刘表血拼。
周瑜认真的回答道,“全部。”
孙策:“?”
你认真的?
我的全部基业都在吴郡,你让我把全部大军留在江夏?
周瑜道,“江夏富庶,虽然是四战之地,但是水路纵横,非常适合我们江东兵士战斗。吕布忙于丹阳,不会来江夏打我们,江夏目前只需要面对刘表。我们将大军驻扎在此有两大好处,第一,随时可以取荆州,第二,江夏背靠豫章,有足够的纵深。而吴郡城高强厚,吕布就算要攻打,也不会很快就丢失,我们从江夏,完全来得及去救。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回吴郡,万一在吴郡输给吕布,可就无路可退了,而在江夏,我们既可以取荆南四郡,也可以取交州安身。”
孙策仔细想了想,觉得周瑜所说在理,于是令韩当领一万大军回吴郡,协助孙权守吴郡,自己和周瑜等众将,同时驻扎在江夏各县,以图进取。
同时,孙策命人去许都上表,求天子封程普为江夏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