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兩軍交戰,勇者方勝,他只要有顧慮,必然不可能出動所有軍隊!」
說到這裡,主父偃已經明白過來了。
「自陛下登基以來,時常練兵。如今大漢雖不能遠征,可防守方面,必然不會吃虧!」
主父偃這句話,不僅附和了衛青,還暗戳戳的給劉徹拍了拍龍屁。
這讓劉徹不由得多了幾分高興。
「正是如此!」
衛青手指從匈奴後路的天險上划過,笑著說道:
「匈奴單于若真敢全軍進攻,把戰場設置在我大漢疆域之內,那我等正好可以斷他後路,關門打狗!」
衛青的話沒有說完,不過在場的人,心都髒,衛青的未盡之言,他們也明白。
戰場設置在大漢境內,對大漢百姓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
可說的難聽點,倘若不在意百姓士兵的傷亡。
莫說一換一了。
三換一,甚至四換一,大漢都不帶虧的。
匈奴才有多少人啊!
稍微換它個幾萬。
匈奴就要元氣大傷。
這時候,大漢再舉兵進攻,難度必然會大幅度降低。
可惜,匈奴肯定不敢大軍攻入,自斷後路的。
畢竟目前優勢在他。
而有些時候,越是保持優勢的那個人,越不敢輕舉妄動。
劉徹下了結論。
「如此看來,匈奴不會大規模出兵,還是以劫掠邊郡為主。」
衛青點了點頭。
出兵打仗的本質,要麼是為了政治影響,要麼是為了財富。
匈奴,永遠是財富大於政治。
只有財富得到的足夠多,政治才能穩定。
那,匈奴出動的人越多,需要的戰果就越大,而風險反而會越高。
綜合這麼多原因,衛青完全可以確定,匈奴單于必然無法大規模出兵!
衛青把這條理由也說了出來,輕嘆一聲,道:
「說起來,這般情況,正好應了天幕部分所言。不過,又證明了天幕並非不能改變,如此看來,我等需慎重對待天幕所言。」
衛青話音剛落,在場的幾個人都若有所思。
第27章視頻後續衛青請戰
受限於各種環境約束,即便他們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也很難立刻大規模的去改變這些事情。
匈奴也是如此。
他們做不到一口氣發動所有的大軍進攻大漢。
但這並不代表著,歷史沒有在改變。
按照天音的說法,在衛青收回河套地區之前,還經歷過一場戰爭。
那場戰爭比較『小』,只斬殺千餘人,所以沒有詳細展開,只是隨口提了一句。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