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炉烟气袅袅,他回到炉子前地深深嗅闻,脑袋里一会儿是天尊的笑颜,一会儿是那蓝绸上汹涌的水波,滂湃的、喧嚣的,他的心跳也是那样滂湃、喧嚣。
他缓缓地靠着炉子坐下来,坐在香气形成的海潮里,他闭上眼睛的脸有点红,一只手急切地解开长绔:“唔,师尊……师尊……”
香气更加浓郁了,清苦的深沉的味道徘徊在室内,久久不能散去。
(*“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出自《庄子齐物论》。)
第5章结交朋友
饶是玄乙体谅,允许他休养,同印睡到第二日早上也睡不下去了,吃了早饭他就自请告退,准备回兽园里把落下的一些活补上。
鹄仙带着他从正殿里出来,悄悄往他怀里塞了两封信,压低声音说:“这是师尊让我留给你的,慰藉你思乡之愁,你偷偷藏起来看,别叫其他的仙人知道了。”
那信封上的邮寄地址写着“北海”,显然是龙族写给龙王的。
原本递送消息也不必用送信这么麻烦,龙王能千里传音,比送信快多了,但自从天海之战,天庭就明令龙王不许联系北海,以防他勾结旧部造反,所以不仅千里传音的法力被禁,连所有从北海来的信件也不许龙王收。
不过,上神如果想取巧,自然是有很大余地的。
同印许久不曾接到来自家乡的消息,这时候家书是最让他高兴的:“谢谢师尊,谢谢掌事。”
他回到了兽棚里,确定四下没有其他仙人,才偷偷拆了信来看。
第一封是部族长老写来的。长老在信中询问他的近况,并且言辞恳切地劝解他不要轻易自绝,应该韬光养晦以待来日。
同印父亲已逝,也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龙女通常不与丈夫共同生活,孕育子嗣后照顾孩子的责任由父亲一方承担),所以长老是与他关系最亲厚的长辈。长辈以他的性命为重,不愿意他为了龙族的自尊丢掉了性命。
第二封信则是龙宫王臣写来的。与长老的观点相反,王臣极力谏言龙王自绝。这不仅关乎龙王作为一位王族的体面,也代表了龙族对天庭的反抗。
龙族不可被侮辱,对丘禹的极刑,本来就是对龙族极大的贬损,龙王在象耳谷的行为更让龙族蒙羞。如果让龙族的子民都知道,他们的王狼狈地在冥帝和三界各族面前倒地不起、匍匐爬行,子民们会对龙王失望,会对整个部族失去信心。
一方面是来自长辈私下的关怀,一方面是来自子民对王的期许,同印两面为难。
他既不想辜负子民的期望,也不想自绝性命。
本来他自请退位,就是有这方面的考虑。他不再担任王职之后,就是一个普通的龙族,如果他有任何不妥的行为,也只是他自己的错失,不会是龙族全族的过错。更重要的是,他还有想做、还没有做完的事情,心愿没有了,他不甘心赴死。
但可能是因为他退位不久,龙族还没有选出新的王,象耳谷的情况又闹开了,所以还是受到了不少关注。他曾经作为龙王的身份,自然也会被议论。
同印决定暂时不去想这件事。
反正他是不能收信的,就当他从来没看到过这封信,也不知道龙族的想法。
考虑到留着信容易留把柄,同印把信拿到灯下,就要点火烧信,突然动作一顿,他把长老的信摊开,指尖引一注细小水流,将信纸打湿。
纸面完全浸透,字迹快地化开,大部分的字句很快洇成一团一团模糊的黑,只剩下几个小字岿然不动,将这些字连起来读,是一句完整的话
侍者同征,可襄王。
为信纸上的字施法,使特定的字不被水化,是龙族王室一种密信方式,鲜有知晓,哪怕是王臣都不被允许知道,同印也是被定为王储后,长老才告诉他了此法。
既然是长老亲笔信件,这条藏在信里的密文,应该就是长老故意留给他的。
但这个“同征”是谁?看名字应该是一个太初朔晦宫里的侍者,既然是天界侍者,为什么会和龙族有关系?还可以襄王?他能帮助自己什么?又为什么愿意帮助自己?
最关键的是,他是否真的是一个可靠的帮手?
同印把信烧掉,看着纸灰飘散,心里既欣慰又迷茫。
倘若真的有一个仙人能帮助自己,自然是好的。可这样算不算暗中勾结?在师尊的宫里展这样的暗线真的好吗?那个同征,需不需要先观察试探一番?直接去找他会不会引起怀疑?
他一向不大与仙人们打交道,突然主动去找其中一个,还与之交好,恐怕不妥,最好能在不声不响的情况下接近这位侍者,观察过后再做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