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看看他的脸色,小声道:“您的计策,失败了,那管友三被现和咱们有关系,他招兵买马的事情也已经败露,现在整个江州都知道了这件事,他们大骂管友三是叛徒,是败类,还说,您为了得到江州和隆兴府,不惜把自己的女儿送给管友三这种宵小,您也是个缺大德的皇帝。”
贞安罗:“…………”
他反应一秒,砰的拍向桌子:“胡说八道!朕什么时候说过要把女儿送给齐国人,还有,管友三是谁,他招兵马买,关朕什么事!”
小兵也一脸懵逼,毕竟这事在外面传的有鼻子有眼,再结合贞安罗平时的行事风格,小兵真心觉得,这事不像假的。
……
被小兵说清来龙去脉以后,贞安罗鼻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页面试试。
你的荣光让自己的人出去调查此事,但正好赶上孟昔昭回来,他带了五百精兵,精兵可不是普通的禁军,每人都是一等一的好手,毕竟人家平时干的是保护皇城的大事,对于自己的安危,天寿帝一向是精益求精的。
这五百精兵一到隆兴府,就开始轰轰烈烈的干活,一下子,拔除了不少安插在隆兴府的眼线,大部分都是南诏的,还有一小部分来自大理、天竺。
后两者撞上这等事,纯属倒霉。
培养细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很多暗桩,那都是潜伏了好几十年的,这时候可没有互换细作这一说,抓到了,就是严刑拷打,然后就是一个死。
南诏也不是打一开始就这么缺德,总耍阴招,贞安罗算是耍阴招的鼻祖,而他的儿子罗买隆,对于这个不怎么热衷,他更喜欢直接把人打服,倒是罗萨花,因为手里没兵,非常喜欢用这种暗地里的招数。
于是,被抓的那堆细作里,好多都是她的人。
……
就这样,罗萨花越来越愤怒,而这时,她那几个残余的、好不容易才躲过一劫的眼线,传回了有用的消息。……
就这样,罗萨花越来越愤怒,而这时,她那几个残余的、好不容易才躲过一劫的眼线,传回了有用的消息。
管友三之所以被抓,是因为他的小孙厚全落网了,而孙厚全之所以落网,是因为隆兴府知府眼睛特别毒辣,刚到隆兴府没几天,就现了他的异样。
后来他带着孙厚全去江州,暗中捉拿管友三,那管友三明明手里有那么多的兵,却因为错失先机,直接被人瓮中捉鳖了。
再之后,这位隆兴府知府又被叫回应天府去报告这件事,也是他回去以后,这谣言才从江州四起,等他出了应天府,很快,应天府也传出了同样的消息。
罗萨花可不蠢,齐国人被蒙在鼓里,不知道这事是假的,所以看不到奇怪的地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页面试试。
你的荣光认识。
前段时间詹不休突然脱离大军,一路急赶到隆兴府,在府衙住了一晚上,才回到吉州城外,而也是他回来以后,丁醇就命人不再叫阵了,而是全都休整,默默的不知道做些什么。
当然了,现在南诏人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了,那臭味,到现在还经久不散呢。
……
要是没有之前打探的那些消息,罗萨花八成还不会想到孟昔昭身上,然而就因为有了这些消息,她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为何那日詹不休身边的小兵声音那么大,为何大军僵持在城外好几个月,可詹不休出去一趟,他们就突然聪明起来了。
仇加旧恨,罗萨花简直是出离愤怒。
她指挥自己的人:“你们去把他给我抓回来!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一定要让他活着来见我!”
*
孟昔昭还不知道自己即将因为小聪明而翻车,他刚回到隆兴府,就收到了全城百姓的夹道欢迎。
孟昔昭受宠若惊,不明白百姓们怎么突然就这么热情了,还是回到府衙以后,谢原才给他解释清楚。
一是因为,江州的事情传回到隆兴府来了,以前他们还觉得孟昔昭抓细作的行为有点小题大做,现在他们才知道,是自己鼠目寸光了,要不是孟知府慧眼如炬,他们隆兴府,怕是又要遭一次大难啊。
二是因为,早春播种的作物,如今已经挂穗了。
产量如何,虽说直到收获那天才能真正的计数,可当穗子长出来的时候,其实大家就已经能估算出具体数目来了。
只要不遭灾,结果总是大差不差。
这段时间石大壮吃住都在农田,几乎是一睁眼就往大家的地里跑,一边指导他们怎么耕种,一边还在改良肥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页面试试。
你的荣光再说了,他一个众人眼中的宠臣,奸臣眼中的佞臣,要这么好的名声干什么,说得过去就行啦。
孟昔昭对名声二字的态度淡泊如水,倒是让谢原愣了愣。
老实说,他觉得自己做不到像孟昔昭这样。
读书人求财求权求身后名,总要沾一个,谢原对前两样不热衷,对最后一样,却也有很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