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脑变偏旁变新字再组词 > 第1442章 天体博物馆(第1页)

第1442章 天体博物馆(第1页)

根据已知理论,质量越小的恒星寿命越长,小于太阳八倍质量的恒星,寿命通常几亿年到几千亿年不等,寿命末期会经历膨胀的红巨星阶段,随后核心急剧收缩,变成一颗密度高的白矮星。

八倍太阳质量以上的恒星,核心氢燃烧阶段能持续数百万年到数千万年,当核心氢耗尽后,开始燃烧氦、碳、氧等更重元素,这个过程相对较短,从几十万年到几百万年不等,直至形成铁核。

其核心燃料耗尽后,由于核心的质量足够大,会迅坍缩,坍缩会引一系列重核聚变反应,可是重核聚变不会释放能量抵抗引力,就会引强烈的反弹激波,进而使恒星外层物质生剧烈爆炸,这就是新星爆。

低于二十九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在新星爆后,核心物质的密度极高,质子和电子被挤到一起结合成中子,形成主要由中子构成的中子星。

中子星的密度极大,一立方厘米的物质可达数亿吨。它还具有强的磁场和高自转特性,有些中子星的自转周期可以短到几毫秒,会出周期性的脉冲信号,也被称为脉冲星。

大于二十九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在新星爆后,由于内部引力大,核心很可能会坍缩过中子星的密度,从而形成特殊的宇宙天体--黑洞。

黑洞的引力极为强大,内部的逃逸度过光,按照现有理论,任何物质和辐射都无法逃脱。

光子无法逃离黑洞,只能通过吸积周围物质形成明亮的吸积盘,以及对周围物质的引力作用来间接探测到黑洞的存在。

新星爆过程中,会生剧烈的核反应,通过快中子俘获等作用合成大量的重元素,如铁、铜、银、金、铀等,这些重元素混合未反应完的氢、氦、碳、氧等轻核元素,在爆的同时,会以极高的度抛射到星际空间,在扩散过程中,与周围的星际介质相互作用,成为构成下一代恒星、行星和生命的物质基础,丰富了宇宙中的物质成分。

爆产生的激波在星际介质中传播,会加热和压缩周围的气体,形成明亮的辐射区域。这些辐射包括射电、伽马射线、质子流等多种高能宇宙射线,以极高度在宇宙中传播,也是曾凡获取传送靶点物质的主要来源。

由于星际之间遥远的距离,这些高能射线可能传播几千年,几万年,甚至几亿年的时间才能到达地球。

漫长的传播时间,无数星际物质或者引力场的影响,还有星系自身的高运动,也导致了这些射线的来源之处早已经难以考证。

大多数地方传送过去只剩下一片虚空,也有的是爆后的遗迹星云,还有的已经重新汇聚成为新的恒星系统。

此外,极少的情况能看到恒星寿命终结后的产物:白矮星、中子星或者黑洞。

曾凡根据空间合金颗粒探测的信息,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目标,将金葫芦传送过去,进行详细的探测,进一步了解这些不同类型的宇宙天体。

每过去一个不同的传送点,还能通过收集宇宙射线,获得附近其他的星体信息,进一步传送探索。

宇宙中的星体并不是均匀分布,大多数地方都非常稀疏,星际物质都极为稀少。

少数的星系核心区域,星体的密度又会很大,不仅各类型星体非常多,各种宇宙射线,星际物质也极为稠密,这些地方的时空密度更高,新星爆和过年的烟花一样此起彼伏。

在这样的区域内,恒星寿命终结后的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等天体当然也非常多,大质量的星体因为距离很近,互相吸引靠近,最终融合到一起,也是大概率事件。

有了刚才的经验,曾凡当然也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继续动金葫芦吞噬功能,各种类型的恒星,天体都吸入进去,一部分融合壮大自身质量,一部分作为宇宙标本加入内部空间,真实的天体比虚拟的宇宙射线更方便。

高密度的白矮星物质原子状态与空间合金很相似,也对金葫芦的增强效果最大,密度更高的中子星物质融合起来反而有些麻烦,需要利用能量之海将中子星的引力场能量消解掉大半,才能分解密度高的海量中子,融合入其他原子之中,转化成能量合金。

金葫芦的质量增长,内部时空密度当然也会同步增加,可以容纳的物质更多,对于曾凡来说,这个当初按照飞船设计出来的法宝威力当然也会更大。

接连融合了十几颗大质量星体之后,曾凡才吞噬掉一颗十多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尝试进行融合实验。

进行实验之前,他当然已经用空间合金颗粒进行过几次探测,黑洞内部似乎连通着高维空间,空间合金颗粒进入后的瞬间,原子振动频率迅降低,进行反向抵抗后,直接传送到了曾凡身边。

这个经历仿佛当初那个能量球一样,如果是其他的物质,可能粒子震动逐渐降低,直至完全停止,失去全部能量,最后的归宿,按照曾凡的推测,应该就是消散在能量之海,从有到无。

黑洞像一个通向高维空间的单向传送门,只是对于普通物质来说,进入这道大门后,就等同于烟消云散。

融合黑洞同样需要消解引力场能量,曾凡将一颗颗大质量的空间合金球体投入进去,反向抵抗黑洞的消解,然后传送出来,一次消解掉一点能量,黑洞的体积逐渐缩小,很快就消失不见。

吞噬一颗黑洞最金葫芦质量增加很小,反而要消耗大量时间,很不划算。

几种天体都进行过融合实验后,曾凡现还是普通的星际物质融合最快,白矮星物质对于空间合金的增强效果最好。

随着金葫芦自身质量的增加,内部时空密度不断压缩,容纳的星系也越来越多,曾凡将各种类型的恒星系统,大质量天体都吸收进去,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宇宙天体博物馆。

相比于外面几乎无限的宇宙空间,金葫芦的扩充好像也没有尽头,感觉继续吞噬没有太大意义了,曾凡才停了下来。

一系列的探测和实验下来,他感觉过去了很长的时间,可是对应地球上的时间,也不过几个小时而已。

今天的收获过他的预期,不仅多了金葫芦这件级法宝,还进一步加深了对宇宙的认识,形成了不同于以往的宇宙观。

金葫芦变成一个光溜溜的戒指,被曾凡戴到左手食指上,随后他的身体从智神星消失,回到了地球。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曾凡不断扩大探索范围,将空间合金颗粒洒遍能传送到的星系,以这些地方为基地,继续通过宇宙射线获取锚点向周围探索。

空间合金颗粒呈指数级扩张,每时每刻都在增长,获得的有效传送锚点当然也同样急增加,一张特殊的宇宙星图慢慢绘制出来。

这张星图和人类现有星图有着极大的差异,更加的立体,当然也更加的精确,时刻处于动态的变化中。

宇宙不同区域物质密度不同,哪怕是同一片区域中的时间和空间也不是均匀分布,很难用三维图谱精确表达完整星图,星系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运动方向都在时刻变化之中,彼此距离也难以用光年一个长度单位进行描述。

每个星体的位置都是一组动态的数据,包含了一段时间内所在星系的位置变化、运动路线、度变化参数、与相邻星体的相对位置,自身质量和光谱等等多种信息。

以前星体的精确位置很难计算,现在都以金葫芦传送位置为参考点,以地球时间为标准,星图内的每个星体曾凡都能像在地球上一样,瞬间传送过去。

曾凡还没有去过太阳系外任何一个地方,前期的准备做的差不多了,他才决定进行自身的传送实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