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玄念的目光,落在了那“林清砚”三个字上,久久没有移开。
他放下奏折,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林清砚……”
他低声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似乎在回忆着什么。
此人,乃是已故太傅林子朝的儿子。
林子朝,那可是周国赫赫有名的人物,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声望之隆,无人能及。
虎父无犬子。
这林清砚,倒是继承了他父亲的几分风骨。
虽然父辈皆是声名在外,但他听闻,当年柳老丞相想举荐他直接入仕,却被他婉拒了。
林清砚坚持要走科举之路。
最终,他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金榜题名,考入了翰林院。
后来,又调入了御史台,成为了一名御史。
与其他御史台那些老油条不同,林清砚此人,性情耿直,嫉恶如仇。
那些官员,一个个都是人精,说话做事,都讲究个四平八稳,明哲保身。
可这林清砚,偏偏是个异类。
别人不敢说的问题,他敢说。
别人不敢怼的话,他敢怼。
简直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江玄念想起来了。
前些日子,朝堂之上,为了官员升迁之事,林清砚还跟董将军的侄子卓听瑜,当庭争吵过。
当时,董家有人升迁过快,明显不合规矩。
满朝文武,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唯有林清砚,站了出来,慷慨陈词,痛斥董家任人唯亲,破坏朝纲。
他言辞激烈,毫不留情,把卓听瑜怼得哑口无言,面红耳赤。
最后,还是江玄念出面,各打五十大板,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倒是个胆大包天,又忠心耿耿的官员。”
江玄念微微颔首,心中对林清砚,多了几分欣赏。
这样的人,虽然有时候会让人头疼,但却是朝廷不可或缺的。
江玄念再次拿起奏折,细细地看了一遍。
“皇上,越和求见。”
殿外传来内侍的通传声。
江玄念的思绪,被这声音打断。
他揉了揉眉心,有些疲惫地说道:
“让他进来。”
不多时,一个身影缓缓走入殿内。
那人身形瘦削,走路时一瘸一拐,显得有些吃力。
正是越和。
越和的腿,是在锦州董家落下的残疾。
当年,江玄念为了监视董家,暗中将越和安插在了董家。
可没过多久,越和的身份便暴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