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水,我的弟弟,今年五十几岁。
昨晚他发我微信,我看了一下内容就中暑,胸闷恶心,身体发出极度不舒适,他要离婚。两次脑梗,五十几岁,身体不再年轻,离婚对他意味着什么,还有一屁股贷款,我发了微信给他:只分家,不离婚,行不行。他没有回应。
10年前,在义乌小商品城,我去买一些小饰品,弟弟跟我说,他想离婚,当时我跟他说:按理这个年龄的女人是要丈夫疼爱的,因为她到了更年期,还有陪你打天下的是她,你一辈子都改变不了的。
婚姻到底是什么?
“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鞋人知道。”
但30几年的婚姻,两个人磕磕绊绊总有些摩擦,人生若只如初见,那是自欺欺人,谁的生活不是一地鸡毛,何况我们不是像郭富城一样的穿鞋人,我们是欠了一屁股债的穿鞋人,有什么资格条件嫌弃鞋子?谁的生活不是妥协和忍让,如果说婚姻是“爱和宽容”,是不是太“阳春白雪”,何况我们只是凡夫俗子下里巴人!
我知道他的痛苦。
可是不能同意他的痛苦。
人不单是个体,也是一个社会人,要承担的比个人感觉多得多的社会义务,我们有很多放不下,有很多别的责任,很多时候不能随心所欲。脑梗后的弟弟明显步伐迟缓,左手下垂,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已变成病殃殃,本来是该享受亲人照顾呵护,现在还在操劳生意,生意越来越难,年龄越来越大,怎么办?
90年代初两人白手起家,弟媳妇里里外外一把好手,浦江水晶生意兴隆。看他们买汽车买房子,日子越过越红火,夫妻俩靠义乌小商品城,让浦江水晶走出国界,曾经让多少人羡慕,借水晶走致富之路,一路打拼一路起起伏伏,他们一直坚持做水晶生意,很多浦江人改行,原来浦JB区几乎全民做水晶,家家户户都有水晶家庭作坊,家家户户都有外地小工在这里上班,北部山区白天晚上都热火朝天,机器的嘈杂声往往要到半夜,老人们都要择珠子,把不好的珠子找出来,老人都有钱,人人都很忙,家主人要拿珠子到义乌小商品城卖,天天要去义乌小商品城,公交车来去,后来杭口岭隧道开通,公路拓宽,“要致富先修路”,家家户户又买小轿车皮卡车,水口村的明堂和操场都会停满,后来又都到县城买房子,都变成城里人。
生活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取缔家庭作坊,集中工业园区。弟弟家的水晶走到了湖北,到湖北的工业园区,生意慢慢难做,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少,这七八年艰难。
现在他要离婚,他想债务自己一人扛,如果接下来生意会红火,资金不会短缺,如果身体能够健健康康,那么可能会有一个安稳的老年生活,如果家人再多一些爱和温暖,就担心生活没有那么如意,怎么办?
弟弟说晚上回家处理。
已经过去两天,我不敢问,只是默默祈祷不要伤害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