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裡人都知道顧娘子有學問,平常誰家來信,都找顧如約念,代寫回信。
顧娘子性子好,有求必應,從來沒有不耐煩,因此,大家都願意找顧娘子幫忙。
顧如約掃了一眼信,信措辭生疏,不連貫,字體不工整,寫信人好像沒念過多少書,報平安的家信。
許婆婆的兒子在北邊一個鎮上親戚家開的鋪子裡幫工,信里的意思是,戰爭毀壞了田地,不少百姓房屋被毀損,鎮西候減免了賦稅,安頓了無家可歸的百姓,打仗時鋪子歇業,現在開門營業了。
顧如約通俗地給許婆婆念了一遍,心想,鎮西候施宗彥把西北治理得很好,百姓安居樂業,可惜是國人眼中的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沒有好下場。
許婆婆把信收起來,「顧娘子幫我回一封信,說家裡一切都好,不用惦記,捎來的銀子收到了…。。」
顧如約招呼沉香取來紙筆,寫了一封回信。
給老婆婆念了一遍,許婆婆很滿意,小心地揣著信,告辭回去。
顧如約扶著她出門。
過一會回來,蕭逸正擺弄他手裡的長木塊,問;「送家去了?」
「許婆婆年歲大了,我送到她家門口。」許婆婆家住村中間,離著不遠。
顧如約過去看看,蕭逸是在做孔明鎖,問:「給長生的?」
「嗯」
蕭逸拿兩個木塊比量著。
蕭逸這麼喜歡孩子,晉王府沒有一個孩子,所有最好的都是留給那個心裡最重要的人。
顧如約知道,對薛貞檸,自己是介意的。
為了家人,跟蕭逸重開始,終是心存芥蒂。
顧如約繼續回屋繡香囊,香囊快收針了,看見五嬸和桂香走進院子。
顧如約放下香囊,走出去,五嬸筐里買了日用品,看桂香買了衣料。
顧如約接過五嬸手裡的筐,說;「飯剛做好,正好吃飯。」
五嬸拿過放在板凳上的大蒲扇扇著風,「天真熱。」
顧如約倒了一碗茶,端給五嬸,「五嬸,這是我用中草藥配製的涼茶,夏季解暑。」
五嬸端起碗,喝個乾淨,朝樹下的蕭逸說;「還是識文斷字好,顧娘子有學問,懂得多,如果是個男兒身,一準考個舉子,不像我們村裡的婆娘,整天只知道幹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