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蝶自打跟在张禾身边后,做起事来,就从来不问前因后果,在她的眼里,张禾说的任何话,只有绝对服从。
片刻之后,叶小蝶便命人将蓝衣社的招牌拆了下来,同时,五十名干活利索的中华复兴社成员也被集中了起来。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戴着眼镜,长相斯文的人却是走到了叶小蝶身边。
此人,便是中华复兴社的三号人物,名叫王亚樵。
“小蝶,咋还把咱的招牌拆了?,还有,你集合人手干啥?,有活儿么?,我咋不知道?”。
叶小蝶白了王亚樵一眼:“老大说了,蓝衣社格局太小,从今日起,改名中华复兴社”。
“至于集合人手,自然是来活儿了,老大说要亲自带队”。
王亚樵瞪大双眼:“老大亲自带队!,我还以为是你带队呢,也不知谁有这么大的福气,竟然能让老大亲自出手”。
“不行,我得跟着凑个热闹”。
在王亚樵的坚持下,五十人的行动队,变成了五十一人,再加上张禾与叶小蝶,便是一共五十三人。
……
当晚,奉天城外二十里,一处关东军军官,以及军部高参们的居住地附近。
远处,十几辆黑色小轿车正缓缓驶向此处。
叶小蝶道:“老大,帅爷的脑子这是终于清醒了么?”。
“这附近住的,不是关东军的高参,就是关东军的将官,在这儿杀人,相当于直接宣战”。
张禾冷笑,他就是要挑起战争。
身为一个后世穿越者,他知晓,现如今,华日之间的国力的确有差距,但彼此间差距最大的时候,还不是一九二八年,而是一九三七年左右。
现在不打,在未来的十年内,国力差距只会越来越大,难不成还真要等到三七年,等那群小鬼子国力达到巅峰的时候再打么。
“兄弟们待会儿动手的时候,都给我狠着点,那小鬼子车队中的人,不是军部高参,就是能指挥作战的将官,这样的机会可不多”。
“只是记住,对于关东军参谋总长河本大作,我尽量要活得,其余人,杀无赦”。
中华复兴社三当家,王亚樵从腰间抽出了一把斧子:“我就知道老大亲自出手,一定是个大活儿,还好我跟来了,今儿这活儿只要干的漂亮,我老王,死都值了”。
张禾见状,没好气的说道:“都他妈什么年代了,不要再搞你斧头帮那一套了”。
王亚樵笑着将斧头重新插回了腰间:“老大说的是,斧头帮就是个屁,但我这把斧头确实有点价值,当年在上海滩,就这一把斧头,黄金荣见了我,都得绕着走”。
叶小蝶道:“王亚樵你闭嘴吧,干活儿的时候,严肃点”。
“车队近了,检查装备”。
听闻此话后,复兴社成员,从上到下再次检查装备。
他们一行五十三人,用的都是清一色美国汤姆逊冲锋枪。
这枪是美国人创于一九一九年,匹配11。43毫米子弹,最早流行起来的时候,还是在美国黑帮之间的火拼当中,一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美国军队中还有大量装备。
由于张禾在穿越前,就是华国的军人,因此对枪械方面的知识可谓是了如指掌,所以他早在两年前,就想尽办法搞到了几把汤姆逊冲锋枪,而后想尽一切办法在东北的兵工厂进行了小规模的仿制。
以至于到了现在,他中华复兴社上千成员,几乎是人手一把。
而这枪当年在美国研发的时候,便主打的就是一个冲锋陷阵,火力压制。
这枪有两种弹夹,一种是二十粒供弹的弹夹,还有一种是一百粒供弹的圆盘弹夹,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毕竟是世界上较早一批的冲锋枪,一旦开枪,枪口便跳弹跳的厉害,准头上差了点,但若是几十把这样的枪一起用,那它的缺点,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此时,已经快到了晚八点,关东军高参部的车队,已经缓缓驶入了张禾的伏击圈。
这群关东军高参,或是将官,他们大多都来到东北很多年了,家小一般也从本土接到了东北,所以他们晚上一般都会结伴回到居住区,而后老婆孩子热炕头,若是这群将官,都住在军营里面的话,想要弄死任何一人,怕是都非常困难。
“打,两分钟内解决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