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八号、六十八号。”
敞亮的大厅一角,一名头被整齐地梳理在脑后,整体看去简洁大方形象的护工,如此的呼喊着。
整个大厅内,人头比比皆是,但响应者为零。
是被呼喊着的六十八号,根本不在这里么?
当然不是。
只见那名简洁大方的护工,正一手提着某人颈后的衣领,一下接着一下的推搡着对方行动。
很快,二人转到了位于这处疗养院,中心位置的庭院内。
叽叽喳喳的啼鸣甚是热闹,很是让习惯了清静日常的众人,难得一见的拘谨。
最为令人倍感拘束的一点,是数台被人端举在肩头的大号镜头。
有人,在大号镜头的方圆怪状的按钮上,埋头调试着;
有人,时不时的擦拭着手中崭新如明镜般的麦克风;
有人,将一个个的老同志们身着的服饰,一遍接着一遍的审视着,那尖锐的目光,堪称吹毛求疵;
还有人……
“咔——”
像是两块木板的边缘,贴合的响动;
随后,整个院落内的氛围,顿时一变:
镜头缓缓推近,穿过疗养院的庭院,阳光洒在精心修剪的绿植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远处,几位老人正坐在长椅上,悠闲地晒着太阳。
摄像机定格在一位正在阅读报纸的老人面前。
采访开始:
手持麦克风的工作人员,‘巧合’地走近,这位有幸被先选中的老人,满面春风的问询着:
“您好,请问您在这里住得习惯吗?”
老人一干巴巴的面容上,因蜡与胶水的共同效用,显得很是和蔼可亲:
“习惯,习惯极了!
“这里的设施很齐全,房间宽敞明亮,还有独立的卫生间。
“每天清晨,我都会在庭院的小道上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感受这里的宁静与和谐。”
工作人员将手持的话筒,凑近了一些:
“那您觉得咱们这所疗养院,有什么特别吸引您的地方吗?”
老人一稍稍斜着眼,看了下立于大号镜头侧后方的某位护工:
“哦,那可太多了。
“除了舒适的居住环境,这里的饮食也很合口味。
“每天的三餐都按时供应,菜品丰富多样,营养均衡。
“还有啊,这里的护士们都很贴心;
“她们不仅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还经常组织各种活动和讲座,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
镜头切换:
摄像机对准了正在花池子边浇花的老人二;
他身穿寻常难得一见、此时与镜头外病友相比,颇为鹤立鸡群的崭新休闲服,手持一把小喷壶,动作缓慢且软弱无力。
手持着麦克风的工作人员,同样的职业化开场白:
“您好,您觉得在疗养院的生活怎么样?”
老人二的身形一抖,在大号镜头侧后方某位护工的提醒下,顿时也显得慈祥且充满活力:
“我很喜欢这里的生活。
“花园里的花草都是我们自己种的,每天都能看到它们茁壮成长,感觉特别有成就感。
“还有啊,这里有个小小的图书馆,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书籍,我可以随时借阅,非常方便。”
工作人员按照同样的步骤,将手中的麦克风凑近老人的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