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仁同志,咱们打开天窗说亮化,你的这个灭火弹一开始的想法是不是和煤气罐一个样子。”
“这里面可以装干粉,装降雨剂,一样可以装火药。”
陈开始很兴奋李成仁能想出这么一个产品,又有些心痛。
这样的想法一开始的目的并不真的是为了消防。
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酸楚,大学四年没有研究出来的一个东西,被一个研究军工的,利用军火完成了。
眼底那一抹闪过的失落被李成仁抓住。
他突然想到陈开始的大学学的专业就是这方面的。
“想啥呢!”李成仁一把搂过陈开始的肩膀,指着图纸上的灭火弹说道:“这个就是为咱们得消防官兵们准备的。”
“外汇,我们要赚,国家的发展我们更要出一份力!”
“谁规定了咱们得客户只有那些外国人?这个灭火弹和降雨弹不正好可以成为我们打开国内市场的一个产品吗?”
“出口转内销,两头一起赚,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的华夏正大步发展工业,但农业依然是华夏的立国之本,占据国家的经济大头。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发展人工降雨的技术设备是不会错的。
并且因为国家鼓励创汇,导致了很多的厂子开始盲目创汇,不断地囤积商品。
因为种种原因,如货物质量,交易合同,等等原因导致这些货物卖不出去。
而这些囤积下来的货物商品不能浪费,因此开始在国内进行销售。
且,因为这些产品是出口产品,质量一般都是有保证,所以导致出口转内销的商品成了国内非常热门的产品。
引得无数的百姓哄抢,妥妥的成了香饽饽的存在。
当然,这也不仅仅局限于平民百姓,国内的工厂和企业也会购买。
“有道理!”
工厂高层附和道:“这样的话咱们的目标群体更明确了,要是能研发成功直接就去找消防站谈!”
“但是,我们能做得出来吗?”陈开始看着图纸眉头紧锁,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一百毫米口径,可不是一个小玩意。”
“嗯?这边上的架子标注是什么?”
在灭火弹蓝图的角落为火箭弹的发射器做了标注。
四十管?二十管?六管?
甚至还有单管的!
“这什么?怎么单管发射器都出来了?”
“正常啊。”李成仁嘻嘻一笑:“有钱的用多管,没钱用单管,主打一个各取所需。”
“再说了,单管发射器不好吗?多方便,打完就跑,找个角度继续打,比多管的灵活多了。”
“有钱的直接多管火力覆盖,比单管的强多了。”
“诶?你这?”
咋一听倒是很有道理的样子。
“李厂长说的没毛病,是这么个理。”钟柏点了点头。
作为生产部主任,产品的多样化钟柏是知道的。
和煤气罐的单一比起来,这个灭火弹可以适配多种发射架,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购买。
这样反而可以让那些客户根据本国的情况从而进行采购,客户的范围更大了。
“那无缝钢管怎么办?”陈开始说道。
“灭火弹需要更长的推进时间,必须使用大口径的无缝钢管来满足这一条件。”
“而我们厂子的设备想要做到这一步非常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