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雨村生活 > 第8章(第3页)

第8章(第3页)

“不是一个人”

“不是一个人+1”

弹幕还在打什么哑迷我不太清楚,一顿饭吃完收拾好,导演就说了下一个行程。

第二部分,我们在杭州有一个录影棚,我们的嘉宾和宋教授要一起,给大家现场鉴定几位热心观众报名拿上来的古董和传家宝,其中也参杂着一些科普的意思。”

宋教授也就是那位宋卤蛋了。胖子哟呵一声:“那个宋教授是杭州人?”

导演道不是,是深圳人,为了拍节目特地过来的。我心说好家伙,一线城市来的,怪不得没点自然土气,看起来非常的杠精水泥。就连四九城那雾霾要吹多几次也总会有点风沙味才对。

去录影棚的路上节目组安排了车接送,井铭和俞黎洋那边则是另一辆车接送。我上了车随着道路晃了两晃,打了个哈欠就觉得困意上涌。

平时在村里也差不多是这个点睡个午觉,但看着就在座位边上还有特地安置的微型摄像头,我揉了眼想想还是撑着吧。

这时闷油瓶手穿过我面前,把车帘给拉上。周围的光线暗了。

“睡吧。”他说。

我实在是困了,他这么一开口我觉得像是准允,眼皮子一下子耷拉了,嗯了声。恍惚间我觉得他哪里有点不太对劲,可是又说不上来,迷迷糊糊的,身体靠了过去,枕在了熟悉的肩头。

我是快下车的时候醒过来的,也没睡很久,胖子嘲笑我是猪仔,吃饱了就睡,我笑骂他这是坚持健康生活,转头多此一举地问闷油瓶肩膀麻不。他下车时活动了两下,摇头。

进到临时搭建的录影棚里,宋卤蛋在一张铺了红布的桌子后坐着,井铭和俞黎洋距离离得比较近,来得就比我们早。

时间安排得差不多,小明星们补补妆,上个厕所,导演就叫我们可以开始了。

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凸显文物的价值,鼓励民众多留心家中是否有文物价值的古董。哪怕不是文物,能转手卖给懂得保存古董的行家,也不至于经常有网传几百万的东西被酸洗了的下场。

明星嘉宾三人一开始会凭借自己的经验猜测拿上来的古董的价格,然后由我们三人和宋卤蛋再进行鉴定。

宋卤蛋的座位前还摆了个牌子,标注是鉴定专家,刚开始这个环节时俞黎洋还非常捧场,把他的一大串哪哪儿的资格证名声都说了出来。

胖子在我耳边道这名字放业界里都打不出个水花来,也就能糊弄糊弄坊间。我笑说那当然比不上你潘家园一霸,但人家这来了杭州姓吴的不认识,估计上了京姓胖的还是不认识。

而对于我们,彭安琪更为热情一些。把我们说成是杭州街头一霸,我听着觉得不太对劲,咋有点香港古惑仔那味。

我们意思意思对镜头打了个招呼。直播不能剪,所以流程要快,导演像经典电视剧里叫上菜的经理一样拍拍手,就有人端着东西上来鉴定了。

同一个画面人看多了会疲倦,导演还是有些真材实料的。接连三个上来的各有各的个性,分别是药王孙思邈的木雕,一个三多三果的玉壶春瓶,一面青铜故事镜。拿上来的有的人把家传故事编得自己都哭了,彭安琪礼貌性地擦了擦眼角。

说导演有真材实料,不仅在于他这一看就是特地安排过的上场顺序,还有我们各个嘉宾的功能分配也很齐全。但仔细想想大概只是巧合。

瓷器市场水深,我的了解没有胖子多,青铜器这种上古玩意闷油瓶鉴定起来是一看一个准,而剩下来的介绍价值和再给文物编个观众爱听的生动故事,那就是我装逼的时候了。孙思邈左降龙右伏虎,脚踩一个葫芦;三多三果里的三果,寓意指的多福多寿多子;青铜故事镜到底靠一个背面的雕刻讲了一个怎样的神话故事,这都少说能讲个八百字高考作文。

宋卤蛋充其量用专家的名号,能给物主和观众信服感。等到要定价的时候,他便一概支支吾吾,在我和胖子开了口后又不着痕迹地把结论夺过,评价两句,好像他真能看出a和c中间有个b来。

那三件物品里有真有假,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和宋卤蛋有起任何冲突。然而在第四件抬上来的时候,他的状态忽然生了改变。

腰背挺直,手捏紧了,眼珠子直勾勾盯着一个方向。他的注意力变得很集中,而且非常紧张。

第四件物品,乍一看外形是一个三足鬲,小圆扁,比巴掌大些,三个脚,肚子上有花纹,边缘有模糊的文字。

青铜器,看形状是个春秋的三足鬲,属于文物范畴。我鼻子坏了,但可能是神经作祟,竟然凑上前闻到了一点土腥。物主是个略显富态的衬衫金表男,笑呵呵看着我们,等着开口。

我思索一番,觉得还是要征求专家意见,扭头看向了闷油瓶。他上手摸了摸,搓了搓指尖,没有任何表示。

我和胖子对视一眼,井铭开始问:“吴老板,您怎么看这个东西?是真的吗?我猜这个比镜子大,也有几万吧?”

按步骤,我得科普一下,然后他们在卡片上写自己猜的价格,最后对答案。算是一个小游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