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可以尝试着不拘一格,吸收一批文艺青年爱好者们当编辑。”
“嗯!我也赞同,反正我们《诗刊》不是还有招人的名额么?
招谁不是招,这个钟跃进同志,能写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样的诗歌来,算是很不容易了。”
……
在编辑们激烈的讨论当中,主编严辰最后拍板说道:
“贸然让一个十八岁下放的知青,来当我们《诗刊》的编辑,的确是不合适的。
这样吧!我们再稍微等一等。
看看这一期的《诗刊》发表出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歌真正的影响力怎么样?
如果真的能够像李英说的那样,火遍全中国的话,可以考虑让钟跃进同志成为我们编辑部的一员。”
……
散会后,夜已经很深了。
编辑李英骑着女式自行车,一路从《诗刊》所在的农展馆南里10号骑回了自己家住的海军军官大院。
这么晚回来的动静不小,一开门进来,原本睡着的母亲就被她吵醒了。
“是英子吧!怎么才下班啊?
我说你们一个搞文学的《诗刊》,怎么也要加班啊?
我看你比那工厂干活的工人都还累,不就是选点读者来信当中写得好的诗歌么?
用得着这么拼命,成宿成宿的熬夜找么?”
李母嘴上说的虽然是抱怨的话,但心里却是在心疼女儿的早出晚归。
她嘟嘟囔囔地去厨房给女儿热了一碗鸡蛋汤,说道:“早知道,就不让你爸找关系进《诗刊》了。
就在门口的百货公司当售货员多好,人人羡慕你,巴结你。
你自己想要买什么,还有内部优惠价。
多少年轻的小姑娘,最大的理想,就是当百货商店的售货员了。
可是你还偏偏不稀罕……”
“我就不稀罕呢!
在《诗刊》当编辑,我就算工作一整天,我都不会觉得累。因为这是我喜欢的工作。
要是在百货大楼当售货员,我一定会无聊死的,哪怕只干一上午,我都会度日如年的。”
李英一边喝着热乎乎的鸡蛋汤,一边拉着母亲的手,说道,“妈!我今天可厉害了。一首非常非常非常好的诗,被我从信堆里给找了出来。”
“去去去!
说了三个非常,到底是有多好啊?”
李母取笑道。
“我念给你听……从明天开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只看过几遍,李英就能一字不差地背了下来。
李母也是静静地听她念完,开始还不怎么在意,但是越听眼神就越不一样了起来。
原本还有点困意朦胧的样子,后面李母整个眼眸子都亮了起来。
“好!这首诗,写得真好。”
李母忍不住感慨了起来。
“我就说这是首写得非常好,能在全国都火起来的诗歌。”
李英在母亲的面前,倒是一点也不谦虚,得意地说道。
“嗯!写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啊?写得真的挺好的。
我一个不懂诗歌的家庭妇女,听着都觉得好,感觉到了希望,也感受到了幸福。”
李母点点头,很是认可地说道。
“作者叫钟跃进,是我们京城下乡到东北吉省白山市的一个知青,今年才十八岁,比我还小四岁呢!
人家怎么就能这么厉害,写出这么好的诗歌来。”
“白山市?那还真是巧了啊!
你表哥叶之飞这次出差,正好去的就是东北军区,就在白山市呢!”
李母笑着说道。
“呀!飞哥什么时候去东北的,我怎么不知道?
对了!这钟跃进同志也想来我们《诗刊》当编辑,主编说等看他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影响力再评判。
如果真的大火了,主编说……到时候带我一起,亲自到东北去一趟,考察一下这位钟跃进同志呢!
顺带由我对他进行一番采访,到时候,妈妈,你找空把飞哥在东北白山市的地址和电话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