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政治上,一位非皮雅斯特血统,甚至非波兰血统的外国人更有利于贵族的专权跋扈。
亨利特权也由此诞生。
一、国王必须由施拉赤塔通过议会选举选出,他的子女无权继承王位。
二、国王必须每两年至少召开一次瑟姆议会,为期六周。
();() 三、国王无权在未经参议院批准的情况下结婚。
四、国王无权在未经瑟姆议会批准的情况下开启新的税收和关税政策。
五、国王无权在未经瑟姆议会批准的情况下征召军队,不允许平时将军队派出国界。
六、国王无权在未经瑟姆议会批准的情况下宣布开战与议和。
七、由16名参议员作为国王的顾问和监督人辅政,以确保国王不会做出违背联邦共和国法律的事情,所有的王室法令必须由财政大臣和辅政人员审阅后盖印方可生效,16名参议院每两年在瑟姆议会重新选举一次。
八、国王需要维持一支王室直属军队。
九、国王必须遵守华沙联邦对国民宗教自由的保证。
十、如果国王违反了法律或是不承认施拉赤塔的特权,条约授予施拉赤塔拒绝王令,并且发动兵谏。每个国王都必须发誓:“如果我违反了波立联邦的法律、自由、特权或习俗,我同意共和国的所有居民都可以不再对我效忠。”
这项特权的条文触目惊心,翻遍史书,也就只有波兰贵族能够弄出这种霸王条款来。
自此,波兰的中央财政已经无法依靠税收维持常备军和发放军饷,瑟姆掌握了最高权力,而瑟姆则遵循大贵族的意志。
王权被架空,国家行政能力、军事水平开始下滑,开始永无休止的内耗。
或许维持平衡很难,但打破平衡只需要一瞬间,历代君主的成果被毁于一旦。
1666年,杨二世在几乎赤裸裸的武力胁迫下签署了累格尼察协定,它标志着波兰的改革彻彻底底地失败。
因为杨二世距离成功只差一步。。。。。。
他的情况也和雅德维加现在面临的情况一样,不过雅德维加这是自己主导的假叛乱,他所面临的是真正的叛乱。
扬二世打输了。
他的对手是耶日·塞巴斯蒂安·鲁博米尔斯基。
鲁博米尔斯基为人宽厚、友善,倡导信仰自由,早年在国外接受了先进的教育,是一位优秀的作家、演说家和外交家,其忠君爱国的品格、优秀的军事指挥能力和政治能力等特征无不彰显了他典型的波兰贵族身份。
在国家倾危的紧要关头,他以盖特曼之名领军战斗,取得了许多辉煌胜利。
正常来说,鲁博米尔斯基将以近乎完美的个人形象和功绩在波兰流芳百世。
但很可惜,他反对扬二世的改革。
鲁博米尔斯基施展政治手腕,凭借战争中的军功积累了极高的威望很快拉拢了一大批保守的反对派贵族,他们的政治诉求是保留古老的特权,反对任何改革。
一番明争暗斗下来,大贵族耶日·塞巴斯蒂安·鲁博米尔斯基的罪行包括煽动阴谋反对国王、试图夺取政权、贿赂和叛国罪。
他被判处流放,没收一切财产,丧失所有荣誉。
只是鲁博米尔斯基在其他贵族的帮助下逃离了波兰,并且得到了哈布斯堡的资助。
马特维一战,扬二世大败!
许多摇摆不定的贵族加入保守派,鲁博米尔斯基趁胜追击,率军追击。
于是才有了累格尼察协定,它特赦了所有参与叛乱的贵族,恢复鲁博米尔斯基的名誉和财产,被迫放弃所有的改革计划和选举计划,废除所有已经实施的改革政策。
有很多事的机会只有一次,失败的后果很严重,是无法挽回的!
扬二世之后的扬三世可谓是天纵英才,但面对波兰江河日下的局面也是无力回天。
之后的时间里,波兰国王沦为毫无实权的吉祥物,政令不出华沙,每日只能签字盖章,“它”最大的功能就是证明波兰还是一个国家而不是地域名称。
掌握实权的大家族、巨头对内竭尽内斗争夺利益,对外广收贿赂阻碍正常施政,横征暴敛天下之财入己私囊,只知有家而不知有国。
中小贵族被大贵族控制,参政意义归零,自由否决横行无忌,瑟姆职能实际陷入瘫痪。
市民手工业者毫无话语权,资产阶级的萌芽被贵族完全压制。
至于这个人数最多的农民阶层,被大贵族残酷剥削压榨数百年,在痛苦和麻木中机械地苟活。
庄园贵族等同于总督。
这句话放在在雅德维加现在的波兰也是没有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