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说不准现在是水路还是6路能更快地保障安全,和更快地传递信息。
所以,村长拿出了他们祖传的龙泉印泥,用宣纸,用章子印了一个图案,分别给了村子里面脚程比较快的小伙子。
一边说:“大力啊,你拿着这个,尽快去山对面的村长那儿,向他讨要一些草药什么的。”
“有什么条件我们之后再谈啊。”
一边又对着另一个青年:“大壮,就委屈你出去送信了。山里面闭塞,我们囤积的粮食和柴火肯定是支撑不了几天的。还是要国家出面来救我们。”
“你出去后就尽快说明情况知道吗?”
“如果说不清,就让负责人看这个龙泉印泥,让他们知道我们是做祖传手艺的那个村子。知道了吗?”
两个青年都用力点了点头。
箭在弦上,刻不容缓,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拿命换来的。能不能在这次危机中度过,就看他们俩了。
当然,他们知道村长和村民们肯定也会过得很煎熬,所以他们也要努力尽快地完成使命。
行动开始了,老村长也带着村民们过河了。
组织的时候,他还是非常和善和和蔼地对着郑刚他们说:“对不住了孩子们,你们第一次来就碰上这样的大事。”
“不介意的话就跟我们去避难吧。虽然没有你们自己过得好。但是吃得饱,能烤火还是可以满足的。”
老人历经风雨的沧桑和久经岁月的沉淀,让他的身上有一种让人信服的光芒。
所以两个旅友自告奋勇地说:“没事的爷爷,我们两个壮劳力也是可以做点贡献的。”
“好好,就麻烦你们了。”
接着紧锣密鼓的运输任务就开始了。
先是小孩子的运输任务,尽量就是让他们不要碰到水,过去了以后,连带着大人也不要再次过水了,保存体力。
所以吕志和郑刚是最先过的那一批。
而老村长过来之后也是拿着大喇叭在喊:“不要挤,不要急,大家都会过来的。先让小孩子过来啊。”
后来村长喊累了,又换了个人,继续接过来,接力他的喊话。
只是过了一大半的时候,水流开始变得浑浊了,开始变得湍急了。
一个体重相当可观的老婆子自己过河都踉踉跄跄,险些被冲走。
吕志、郑刚想也没想就冲了下去一起稳住大娘的身形,带着她过河。
和周围的小伙子一起,组成一道人肉墙,让他们扶着过河。
只是后面实在是没力气了,从河里跑到岸上躺着。
旁边的小伙子拍了拍他的肩膀,似乎是在说:别灰心,轮到我下去救人了。
所以这两名旅友就转着眼珠子,一边躺着,一边看他们去救援。
嘹亮的响声鼓舞人心。一声声雄伟的男性音色,给了众人一剂安心药。
“起……哈……”
一个个的人被送过来,但最后的几个人却都需要用绳子了。
村民们拉着事先准备好的绳子一起合力把他们拉上来。过河这件事件才算落下了帷幕。
惊险刺激。
过河后,村长带着他们到了一处早就开凿好的,有洞穴有亮光,四面不算光滑,但是却可以遮风挡雨的一处壁洞。
据说是秦朝年间开凿出来的洞穴了,到底是不是,村长大体也不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