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叫声吸引来了街坊邻里,人们看到那对儿苦苦哀求小山神归还自己孩子的夫妻,正恐惧地盯着那已经不像是人的怪物。
土壤的重量压断了孩子脆弱的骨头,初夏已经活跃起来了的蚊虫在腐败的血肉里游走。
即使如此,邻里们还是认出了小孩儿身上的衣服,也注意到了这一家院子里那棵槐树下被从里面挖开的大坑。
回来了。
已经死去的孩子,从槐树里回来了。
这件事儿不知怎么传的,渐渐就变成了另一个模样,人们说,镇上的人死后都会去往槐树里的世界。
故事越传越广,细节越来越多,人们还给槐树里的世界取了一个名字,叫做槐花乡。
“槐花香,槐花甜,槐树里头有神仙。”
“故人就在槐花乡,朝你招手把魂牵。”
“重走一回归乡道,赤条条地来人间。”
镇上的小孩儿唱着歌谣,一代又一代,长大又老去。
终于有一天,世界上真的出现了槐花乡。
带着童子们与自己结识的祟物朋友去了槐中世界。
大家一砖一瓦建起了屋舍,仿照着云槐镇的青砖黛瓦与小桥流水,建成了一座一模一样的小镇,定居在了这个不受打扰家园。
偶尔,也会镇子上的有人误入那里,被好客的祟物们留下暂住,又被好好地送了回去。
于是,槐花乡的传说经久不衰,就这样流传了千百年。
*
后来,依旧睡睡醒醒,一觉起来,人世间都要变个模样。
醒着的时候,还是喜欢看着山脚下的万家灯火,也喜欢在山上找人陪自己玩儿。
某天,遇到了一个来山上找自己弟弟的男孩儿。
已经习惯了镇上一有小孩儿不见就被赖在自己身上,有时候也会帮忙找孩子,只不过一般是找不到的。
这次也一样
男孩儿的弟弟不像那个被埋在槐树下的小孩儿,时间过去得有些久,连都无法在天地间寻到那个孩子的踪迹了。
于是,提出了要给男孩儿当弟弟。
欢天喜地跟友人们说自己要下山,说自己马上就要有家人啦。
友人们知道了的打算,只说让他觉得腻了就回来,还集思广益为取了名字,不让人世里的人被的称呼吓到精神失常。
“这是一棵甘棠啊,只是年头太久,已经不像是树了而已。”绿腰的蛇尾缠在常年寄居的那棵树上,提议道,“你不如就以此为名吧。”
之后,友人们又每人给写了一个字,放进签筒里抽签,最后抽到一个“郁”字为姓。
有了名字。
郁棠带着新名字开开心心地下山了。
过了一段时间,又气鼓鼓地回到了槐花乡。
“家人不好吗?”友人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