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姜回答:“不是。是大姐送给我的。”
“可这书生说你赠他金钗乃是早春宴前几日,而明曦的金钗是早就赠与你了。”黄夫人说完,扭头向黄良辰,“早春宴长公主所设,明月刚来,明曦怕她露怯,老早就送了些首饰过去,让她好生打扮。这件事明薇也知道,还吃了不少醋。”
黄良辰点点头。
黄明曦处事大方,这点他是相信的。
黄夫人又朝向黄明月:“况且,早春宴那日,你这簪子不是戴了一整天么?”
黄明曦的簪子是马车上给的,当时马车内就她们三个人。无从佐证簪子究竟是之前给的,还是当时给的。
这样想来,连黄夫人催她去早春宴,也或许一早就设计好了。
应该是,黄明曦还是黄明薇其中一人,在客栈里出银子帮了一个年轻秀才,从这秀才形容“看官纷纷叫好”来看,当时人还很多,是个轰动事。
姜姜倒并不认为两姐妹会突然对一个面貌普通的秀才一见钟情,估摸着贪财掌柜凌辱落魄书生是个引人注目的场面,故而连脸也未露,只想留个名声。
可这个秀才面上清秀,不是个真风光霁月的。
他见对方是个贵小姐,立刻动起了心思,赎回发钗,言语之间还露出小姐仰慕他才华,后续颇为帮扶的姿态,想要借此既娶一个美小姐,又攀一个好丈人。
——真要是报恩,也该高中状元后才来娶亲,居然也就这样厚着脸皮来提亲。
这种事不见得少,原本赶出去就是了。
不过姜姜看了看黄夫人。
黄夫人最好面子,为此宁愿花嫁妆托起整个黄家。
站在她的角度考虑,这件事她应该是提早知道了,这秀才或许之前就来过。
无论发生在黄明曦还是黄明薇身上,赶出秀才虽简单,有些人会知道这秀才恬不知耻攀高枝,有些却会觉得这黄家趋炎附势,既对秀才抛橄榄枝,又不肯真嫁。
再者,这秀才似乎才学还不错。
未来若是高中状元,也免不得结怨,所以才想出这样“李代桃僵”的办法。
毕竟黄明曦黄明薇是真闺秀,嫁不得。黄明月只是个妾室女儿,又没什么才学,嫁出去了还不用出嫁妆。
黄夫人又道:“明月,你也不必害羞,若真是如此,还真是一段佳话。我记得,以前老爷虽出身贫寒,但也因一手好诗,让我爹欣赏备至。”
那文书生连忙叩首:“是。黄大人所做《万春赋》小生有幸见过,精彩决绝。黄大人当年一举得魁,乃天下寒士榜样。实不相瞒,小生正是因受到黄大人激励,这才背井离乡,上京赶考。”说罢,他种种叩首,“今生能得见黄老爷实乃平生大幸,更别想,当日竟也是黄小姐资助。黄氏一门真是高洁,广庇天下寒士。”
这句话显然打动了黄良辰,他捋了捋胡须。
“广必天下寒士。说得好,老夫也有此心愿。”
黄夫人笑了笑:“婚事倒也不能如此随意,不如我们先等等,老爷择日考考这秀才诗词如何?能不能入得老爷法眼。”
“文某不才,能得到黄老爷指点,三生有幸。”
黄夫人和文秀才一唱一和,三两语之间,就把这件事给黄明月坐实了,显然早就商量好了。
文秀才想:自己一个穷书生,想娶黄夫人嫡女,那确实是僭越。听得那两个小姐生得花容月貌。不过眼见三小姐一进来容颜清秀,文秀才便满足了,论三小姐受不受宠,有黄侍郎这样的老丈人,无说出去总是翁婿,总得提携一把。
而黄夫人好不容易生得姿容如此出色的两个女儿,早春宴大出风头,前来打听的人络绎不绝,还在挑呢,嫁穷酸秀才简直痴人说梦。别说压根没什么私情,就算有私情也不可能下嫁。
黄老爷也是如此心思。两个女儿嫁得好,他风风光光不说,两个女婿未来说不定还能帮轩儿某个好前程,轩儿再娶个贵族小姐,那他们黄家就可算在京城扎稳根了。
至于黄明月,她自小就不在身边,回来也尚短,他没怎么想过。
虽然知道这个秀才有吹捧之嫌,可他有句话倒是说到了黄良辰心里——“广庇天下寒士”。
他出身淤泥,在老家已算扬眉吐气,但在京城贵族云集的地方也还算出身低微。若是“庇天下寒士”这个名头打出去倒是能挣得三分名声。
再者两个女儿若是嫁得太显贵了,不免被人说攀附富贵,若是三女儿嫁了个怀抱才学的寒士,反而能显出他的高风亮节。
更何况明月论才学技艺,真的跟两个姐姐差点。早春宴过后,无人提及。
姜姜不说话,观察每个人的神情。
黄夫人见她不吭声,又道:“明月,你说呢。”
“自古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女儿不敢说什么。”姜姜低头回答。
黄夫人见她屈从就好了,她来之前就怕她争辩簪子的事,谁知道一言不发,还真是个好拿捏的。
事情先这样,黄良辰还是得想想,也不能说一两句话就把一个大好闺女嫁出去。
但黄夫人心中已十拿九稳。她了解黄良辰,只要他不是态度坚决反对,就容易妥协。
剩下等文秀才过了黄良辰的诗书考核,她提前泄泄题面就行。
黄夫人倒也不是真想对付这个庶女,毕竟她对她两个女儿毫无威胁,只不过顺水推舟的事,正好可以帮熙儿免了些麻烦,免得文秀才到处乱说。
黄明曦是家中长女,万星捧月,寄予众望,她的声誉容不得一丝受损。
文秀才一走,从屋内出来的丫鬟就像鸟雀一样,往四面八方传递消息。
首先是黄夫人身边的丫鬟黄莺跑去跟黄明曦禀告。
黄明曦正在帘帐后抚琴,听闻后点点头:“好。告诉娘,我知道了。”
那日坐在客栈内听曲,原是想结识三皇子,故而才想表现一番美人恩,没想到这人居然敢恬不知耻上门求亲,也是大意。
二小姐黄明薇半靠在床上,粉裙迤逦,也得到了丫鬟喜鹊的消息,她一面吃着瓜子,一面笑拍掌笑:“果然还是转给了黄明月。姐姐好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