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穿到民国做裁缝TXT > 第32章(第1页)

第32章(第1页)

妇女不知他所想,边吃香蕉边问:“看您穿这么少,外面快入夏了吧?”

纪轻舟微微摇头,扬起嘴角回答:“再过一个多月吧,才到夏至。”

“那是快到黄梅天了。”她自顾自地感慨,“真快啊,年初那会儿病倒后,就起不来床了。阿青每次回来总会和我说,路边的草绿了,洋槐花也开了,我知道,他是想让我好起来,出去看看外面的春天……”

话未说完,女人抬眼望向了门口。

纪轻舟回头,正瞧见祝韧青提着那篮洗好的枇杷走进屋里。

他便起身让开位置,让祝韧青坐下给他母亲剥枇杷。

黄澄澄的小枇杷显然是新鲜才采摘不久的,甫一剥开皮,便散出其特有的酸甜清香。

而在弥漫的果香之中,纪轻舟隐约地还闻见了一股淡淡的花香。

他环视了一周,终于找到了那花香的来源。

房屋背着巷道的墙板上有道小窗,狭窄的窗台上放着一只破碗,碗里装着清水,飘着两朵洁白的栀子花。

·

在小屋里坐了半小时,陪着祝韧青的母亲聊了一阵后,两人就起身返回爱巷。

回来的路上,纪轻舟路过一栋石库门建筑,瞧见门口路旁坐着几个妇女,正一边闲聊,一边拿着手绷刺绣。

“她们这是在做什么?”一碰见自己熟悉的领域,纪轻舟便不禁止住脚步,转头询问祝韧青。

祝韧青只看了眼,便回答道:“应当是在做附近那家顾绣庄派的活,绣童鞋、袖边之类的,以前母亲也常做这样的活。”

原来是顾绣……

纪轻舟点了点头,恍然有所思。

的确,顾绣是在上海一带起源流传的,其技法以“细如,针如毫,色如画”为特点,故被誉为“画绣”。

若他记得没错,顾绣在清末就曾一度衰落,几近失传。

于是几乎没怎么犹豫,听闻是顾绣,纪轻舟便抬步走了过去。

那几个妇女约莫是认识祝韧青,见有生面孔过来也不躲不避,大大方方地让他看。

纪轻舟凑近一瞧,顿时被那底布上灵动传神的花鸟图案所惊艳,问:“你们这样绣一片能赚多少?”

“赚不了什么钱,绣一双衣袖才给个三角五角的。”几人中年纪稍长的妇女一边灵活施针,一边感叹道。

才三角五角?这样一双衣袖少说得绣三天吧,底层劳动力真是廉价得可怕!

纪轻舟既诧异又感慨。

他想起自己在何鹭西装上绣的那字符,花了二十分钟的时间,绣的字母只能说端正能看,毫无美感可言,和眼前这精美绝伦的刺绣作品对比起来,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想到自己的店也逐渐走上正轨了,最好是能定制一批主标,纪轻舟不由心动,便询问:“你们接零活吗?”

“接,价格给得合适便接。”

依旧是那妇女,听见他问话约莫是将他当成了什么老板,和气地回道:“你有什么活,可直接派给我们,只要给我们材料,都是能做的。”

“好,那届时我有活就来找你们。”纪轻舟爽快应答。

又站着欣赏了一会儿她们极为精湛的技艺,心底暗藏激动。

太好了,有这样精致细腻的手艺,那他把商标设计得复杂些当也没问题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