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元嘉草草什么典故 > 第23章(第1页)

第23章(第1页)

妇人见谢兰修的脸煞白,低声问道:「是来找你的?」谢兰修点点头,妇人也说不出话来,见谢兰修四下找逃走的路,摇摇头道:「出了这里,又是十里的荒地。」她似乎也不害怕,到屋里继续织起布来。

此刻,「砰砰」的敲门声急急传来,谢兰修情知不能幸免,想着还是不要连累人家,虽然腿脚有些颤抖,还是毅然拉开了门,直视着两员北魏兵弁。两个小兵抽出腰间的佩刀,一脸峻色逼过来,谢兰修看着白刃,颤着声音道:「我若是当死,也请你们不要伤及无辜。」

其中一人狠狠扯过谢兰修的袖子:「敢从老子眼皮子下逃走,你确实是活腻了。不过,就算要杀你,也要给其他人留个警示!走!」

谢兰修怕他们对救护自己的妇人不利,也不挣扎,任凭兵弁拖拽着,像丢麻袋一般丢在马背,刚刚吃饱的胃硌在马鞍侧边,几乎要把才吃下去的麦屑粥尽数吐了出来。她挣扎了一下,一记马鞭便抽在背上,火辣辣一道锐痛。谢兰修在掖庭时罪受过不少,但生平还是第一次挨鞭子,又羞又辱,又气又恨,眼泪忍不住地挂了下来,於是紧接着又是一道痛楚烙在腿上,比前一鞭疼得更甚,谢兰修咬着嘴唇,辗转着身子伸手护痛,「叮琅」一声,什麽东西划出一道闪闪的弧线,坠落到地上,谢兰修泪眼模糊,只觉得地面一道金色滑过,便湮於尘土中去。

倒是另一名小兵,脾气没那麽急躁,俯身捡起那坨金色的东西,「咦」了一声,交给夥伴去看。谢兰修在那片刻,看清了原来是袁涛送给自己的金色腰牌,心中「轰然」如雷鸣般一响——若是这腰牌落到北魏兵卒手中,岂不是坐实了袁涛是纵放自己的罪首!谢兰修乞求道:「我跟你们走,不要拖累无辜的人!」

那两名兵弁神色却有些异常,什麽都没有说,飞身上马,随後掉转马头,又向来时的驿路奔去。

谢兰修一路给颠得几乎昏厥,好在马匹上这漫长的来路竟然短短时间就到了,当她下垂的目光见到几乎委地的垂柳时,谢兰修心中一阵愤懑伤怀,被放到地上,不知是心里难受还是颠得太过,她跪倒在路边撕心裂肺地呕吐起来,把肚子里那点麦屑粥尽数倒出。

只是接着,她也没有被杀,甚至除了先挨的两鞭外,一点责打处罚都没有。几名供奉服侍她洗了脸漱了口,又给她衣服叫她换上,一句都没有多说,辎车又上路了。

谢兰修忍着泣声,偷偷伸手抚了抚腿上的一道痛,摸得出伤处已经坟起长长的一路,绸裤上洇了一小块僵硬的痕迹,只怕是鞭梢抽过的地方流了些血。谢兰修不由自伤,突地想起这次回来没有看见袁涛,心里突然紧张害怕起来:难道因为纵放自己,袁涛已经被处死?想到这里,不由有些懊悔,等辎车在长亭停下来打尖的时候,谢兰修央告平时处得较好的一名供奉帮着打听,那供奉却道:「袁涛自认放了你,被快马送到前站去了。现在是生是死,我也不知。」

谢兰修暗暗垂泪,只好暗自许下等到了平城,有机会要找间寺庙为袁涛奉几支香烛,念几遍往生咒的愿望。

作者有话要说:  (1)此床非彼床,就是胡地传来的凳子,像今日的小马扎。那个时候,淑女绅士都是跪坐为守礼的正统,但北方的一些坐具慢慢传了过来,老百姓已经开始垂腿而坐了。

☆丶生如转蓬

漫漫路途过了荆州,又渡船过了江淮,一应风景突然疏阔起来,空气变得乾燥,气温也下降了不少,道路两旁连树木都显得绿得带着苍色,树干坚毅直立,却不似江左的柔媚清逸。而官道两边,虽然也种植着不少菽麦之类的粮食,荒田却也不少,高高地长着蓬草,谢兰修在辎车窗中看见蓬勃异常的飞蓬草,心中涌起的都是「生如转蓬」一类词语,暗自悲切。

在山间又蜿蜒数日,算来一路走了三个月之久,才到了平城,平城的繁华与建康不同,城墙高大,上面没有湿腻的苔藓,缝隙处生的都是细细而柔韧的草。进城之後,马匹和骆驼都比建康多,而市场却不似建康规划得齐整,一片热闹的市声。人们的穿着也不是想像中的披发左衽,大部分还是右衽的衫袍,松松的合裆裤褶,头发也束着戴冠,唯有脚下多着皮靴,与南方的屐履不一样。

很快,一行车马到了平城中心的宫城,宫城亦是建筑宏大,但进去之後也不觉得繁华,除却檐头梁柱有些雕饰和贴金之外,其他都觉得粗疏,谢兰修她们这群女子走的是宫城後方的宫门,一路毫无阻碍到了一处居所,形制简单,地上矮榻上铺设着灰色的厚毡,几架木板制的曲尺屏风绘着红色漆画,屋中间设一座偌大的熏笼,此时正是傍晚,熏笼里已经燃上了炭火,房间里比外头温暖多了。

谢兰修她们十六名女子,惶惑无措地坐了下来,少顷有宫监送来了饮食,有汤饼和乳饼,也有炙肉和胡炮肉,饮品只有酪浆。众人食无滋味地吃了一些,心中都有些慨叹,然而没有人敢则声。谢兰修怀念着建康城中滋味上佳的鲈鱼脍和莼菜羹,逼着自己咽下了带着浓郁膻味的炙羊肉。

没想到的是在宫城中一住就是小半年,过了难熬的寒冬,平城终於迎来了第一缕春_色,谢兰修在住的小院中看到烂漫开放的金色连翘花,暗自计算,此时在宋是元嘉四年,而在魏,年号是始光四年,她们这里闭塞,不过也从宫人口中得知,魏国皇帝拓跋焘,比刘义隆还小上一岁,是先帝拓跋嗣的长子,十六岁便继承大统,而且继承了乃父拓跋嗣的刚烈风格,後宫除了几名因被临幸而赐了椒房丶中式等低等称号的女子外,尚未纳娶皇后。半年前与宋议和後,便御驾亲征,匆匆挥师夏国都城统万城。

十六名宋国送来的女子,闲来无事,未免也要猜测这位日後主人的性格和爱好,断断续续打听到:拓跋焘为人率直,然而战场厮杀从不讲情面,即位初便族诛了持反对意见的鲜卑贵族。这次征伐夏国,亦是听了一位汉族的谋臣的意见,因而力排众议,只率了三万轻骑,突袭统万,但战局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没想到,不过数日後,宫城里就欢庆起来,原来是皇帝拓跋焘功成归来,人们纷纷议论的话题变成了拓跋焘的英明神武:据传他的三万轻骑只用短短数日就奇袭统万城下,皇帝丶将领和士卒们在戈壁中饮水不足,进食不足,疲乏到了极处,上马後却异常骁勇,先用小股骑兵诱出敌军,然後设伏夹击,三万人杀死夏国六万精兵强将。拓跋焘身先士卒,亲自斩获敌将十数人,中途马匹中刀倒地,拓跋焘坠马之後立刻夺过一匹敌人的骏马,翻身上马後又斩了十来具首级。後来又被流矢射中胳膊,拓跋焘眉头都没有皱一下,一把拔出箭簇,撕下衣襟扎住臂膀上端止了血,率骑兵直接袭击统万城门,打到夏国君主赫连昌连夜出逃,派丞相亲出宫门递送降表和贡品。

众女都听得呆住了,许久才有一人道:「这北魏的君主真正是英雄!」

谢兰修横了她一眼,但也找不出驳斥的话来,论勇论谋,拓跋焘都当得起「英雄」的称号,可他毕竟是敌国君王,自己是宋国子民,如此面带憧憬神色地夸赞,难道是芳心暗许了不成?<="<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