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套三件套全部洗完差不多都已经要一天的时间了。
阮星回:头秃。
把该洗的东西全部拆掉包装,按顺序全部丢进洗衣机,阮星回给秦明延示范了一边操作流程,就让他看着时间去了。
阮星回自己则是回到房间里的书桌边,拿出自己惯用的笔记本,和最近这半个月读的书,开始做开学後的规划。
她以前最多这做过班主任,管的也就是十几二十个孩子,每天需要操心的除了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就是健康状态。
而接下来,她却是要作为一校之长,哪怕系统说它什麽都会,可以给她一个参考的方案,她也不能什麽都不清楚不明白。
像是学校的统筹管理这块儿,对阮星回来说就是一个完全空白的领域。
所以之前回家的时候,阮星回不只是在休息,也在向有多年教导主任兼职经验的阮父请教学习。
虽然已经学了半个多月,但是需要她学习补充的知识还有很多,只是因为学校这边开学在即,所以她只能先回来,有什麽问题再往家里打电话。
阮星回凭藉着不多的印象,将桐山附近村子适龄学生的名字一一写了出来。
这些学生里,最多的还是她今年刚带到毕业的孩子,大概有七八个,也是她最熟悉情况的。
还有五六个是她有印象的丶这三年里从桐山小学毕业的孩子,听说後来没有继续往上读书,而是回家帮忙干活。
阮星回将他们按照学习进度大致分为了两类,一类是一直勤奋好学的丶刚毕业的学生,他们对於知识点的记忆还处於新鲜期,两个月过去,全部还给老师的可能性不大。
还有一类则是已经辍学有段时间或者学习成绩稍微落後一些的学生,他们对於知识的记忆可能就相对模糊一些。
阮星回将他们分成两个阵营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开学以後对学生实行的激励计划。
她计划在开学後进行一次摸底考试,然後按照学生们的知识水平,给每个人单独划分一条合格线。
等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如果学生没有能够达到合格水平,事情就会变得比较严重。
阮星回是心疼山里的孩子没错,但是她也有压力在身上,尤其是经济方面。
她愿意免费资助这里的孩子上学,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里的孩子就真的可以什麽都不付出,还能每天好吃好喝的。
而对於老师来说,最好的报答,就是学生们提高了的成绩。
更何况,她还有个教育系统在,光是看了看系统提前给她的外挂名单,阮星回自己都觉得很心动。
如果在那样的buff加持下,这些孩子还不上进,那真的就不是她可以拯救的了的学生了。
除了及格线,自然还有奖励线。
想要让村民们毫无後顾之忧地将孩子送过来,除了免费吃住和各种杂费,奖励是一个更有力的说服点。
对於缺少壮劳力的村子来说,十来岁的孩子已经可以扛起农忙时候的重担了,如果孩子去上学了,那麽地里必定会有一些损失。
而在他们看来,奖学金那就像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怎麽能不努力抓住呢!
家里省下个半大孩子的口粮,学习好了还能赚钱,这种好事儿打着灯笼都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