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贵妃自幼便有曲乐天赋,在家族悉心培养下,琴技不仅在後宫独一无二,便与长安城琴乐大家相比,也不遑多让。
她每日夜间都要弹奏几曲,希望琴音化线,引来君王。
今夜天降大雨,琴声被雨声隔绝,便没了弹奏心思,慵懒的靠在榻上,一边吃葡萄,一边望着高安公主与一只小猫玩耍。
高安公主搬过来有几日了,一开始总是哭哭啼啼,後见郑贵妃对她亲切备至,也就恢复往日精神。
郑贵妃见高安公主追着小猫,跑的满头大汗,柔声道:「安儿,别跑了,天气凉,可别着了凉。」
高安公主嘻嘻一笑,跑到郑贵妃怀里,张开小嘴,撒娇道:「阿娘,我也要吃。」
郑贵妃笑骂道:「你这小馋猫。」将一颗剥好的葡萄塞入她嘴里。
便在这时,一名宫人飞奔进殿,喜道:「娘子,大家来了!」
郑贵妃倏地起身,飞快来到铜镜前,整理了一下妆容,随即拉住高安公主,奔到殿外。
只见长廊处,两排提着灯笼的内侍头前开路,身後跟着四名撑云伞的内侍,伞下是名身披黄色大氅的男子,正是李治。
奇怪的是,李治还牵着名小内侍。
「妾身拜见大家。」郑氏拉着高安公主下拜,身後一众宫女丶内侍纷纷跟着下拜。
「都起来吧。」
李治抬了抬手,牵着小吉径直进殿。
郑贵妃和高安公主这才起身,跟入殿中。
高安公主见李治坐在榻上,那小孩竟站他旁边,顿时生出几分嫉妒。
她跑到李治身边,挤到李治膝盖间,甜甜喊了句「父亲」,转头朝小吉做了个鬼脸。
小吉面色微红,低下了小脑袋。
李治道:「贵妃,这孩子叫小吉,是个可怜孩子,他喜欢听你弹奏一个曲子,你弹给他听吧。」
郑贵妃目光闪动,朝小吉微微一笑,道:「小吉,你喜欢听哪一首?」
小吉捏着双手,低着头道:「幽丶幽兰曲。」
郑贵妃「啊」了一声,娇笑道:「是碣石调幽兰吗?」
小吉连连点头。
高安公主忽然嘟着小嘴,道:「父亲,为什麽要让阿娘弹曲给他听?」
李治道:「他母亲死了,这曲子是他母亲生前常弹的,他为此偷偷学文字谱,挺不容易的。」
高安公主「哦」了一声,想到自己生母,低下了脑袋。
郑贵妃感叹道:「好可怜的孩子,小吉,我弹完之後,就给你写下文字谱,你可会认?」
小吉连连点头。
郑贵妃笑道:「那便好。来人,关好门窗。」
门窗关严後,窗外雨声小了很多。
郑贵妃坐在琴台前,手指一拨一抚,一首清丽委婉丶节奏缓慢的音曲缓缓响起。
此曲开头深沉忧伤,婉转凄凉,惹人无限哀愁。
随着曲调变化,音调渐高,曲音渐明,到了尾曲,琴音清澈悠扬,明朗豁达,令人有种度过黑夜,即见黎明的感觉。
郑贵妃凭着高超琴技,弹出一种哀而不伤丶明净旷达的境界。
李治方才的几分伤感,在曲音牵引下,也消於无形,只觉内心平和而安详。
转头一看,小吉如痴如醉,无声淌着眼泪。
高安公主因生母缘故,与他多了几分同病相怜之感,过去拉住他手,道:「小吉,快别哭了,我以後陪你玩儿。」
小吉露出惊慌的表情,向李治看过去,李治笑道:「小吉,你和高安一起去偏殿玩吧,朕和贵妃说几句话。」
小吉正要叉手告退,高安公主早已拉着他,蹦跳跳道:「快走快走,我带你去瞧好玩的。」
二童离开了大殿。
李治朝王伏胜看了一眼,後者心领神会,朝其他内侍宫人们打了手势,众人全部退出大殿。
郑贵妃猜出李治想让她侍寝,心中砰砰直跳,既充满喜悦,又多了一分担忧。
李治问:「贵妃,身子可全好了?」
郑贵妃道:「妾早已好全,只是……」
李治道:「怎麽了?」
郑贵妃低声道:「大家多日不曾让嫔妃伺候,今日突来薰风殿,妾心中不胜之喜,只是又担心皇后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