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想起了董太医单薄的身体和颤抖的手指,好像一阵风就能吹倒。于是他一脸坚毅地回答。
“我确定一定以及肯定!”
“……”
“所以啊,这碗药喝了吧,喝完你好我也好!”朱标将手中汤药递给常青儿。
“好吧,既然是你希望的,那我喝了便是,不过标哥哥啊,我记得刚才外面好像送来了一封奏折,挺紧急的,好像放在正殿,你可别忘了批复,要不然明天你父皇会怪罪你的。”
朱标挠了挠头,“我怎么不记得啊?我现在去看看去。那你记得把汤药喝了啊!”
常青儿乖巧地点了点头,目送着朱标的身影逐渐消失,然后将手中的汤药倒在了花盆中……
其实,我不在意的。
……
一夜缠绵,一夜无话。朱标整理好了衣冠,然后带着满脸的满足和笑容走上朝去。
今天的早朝,用四个字来形容那便是:暗流涌动。原因很简单,因为朱元璋手中多了一样东西,锦衣卫递上来的,胡惟庸庞大的人际关系往来情报。
朱元璋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到了龙椅上,缓缓开口。
“朕最近听说,朝廷中有点不安分呐!咱听说,有人互相勾结,有人贪赃枉法,还有人阴谋作乱,上下其手!甚至占城国的使者来进贡!咱居然都不知道!要不是宦官出来碰巧见到了,咱还被蒙在了鼓里!咱大明,泱泱大国,居然对远道而来的朝贡使者如此怠慢!尔等该当何罪!中书省的人都给朕滚出来!”
中书省一众大臣,纷纷神色大惊,急忙跪下磕头。
胡惟庸率先开口,“是臣等疏忽,请皇上治罪!”
汪广洋也急忙随声附和,“臣等有罪,但是臣认为,这件事主要的责任并不在中书省,中书省固然有失察之罪,但是外邦来朝贡之事,一向都是由礼部接待,一体汇报。这件事,臣认为,还是礼部的责任!”
朱元璋饶有趣味地看了看二人,心中暗道:原来你们俩早就穿了一条裤子了,难怪啊!
但是朱元璋身为一代帝王,自然不会暴露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就着汪广洋的话就坡下驴。
“礼部的东西给咱滚出来!”
礼部尚书领着礼部侍郎们跪倒在地,心惊胆战。但是在这种甩锅的时候,怂,可就失去了唯一的机会了……
“皇上明察!臣等确实接见了占城国的使者,而且还好生招待。至于乞求皇上接见的折子,我们礼部早就在一个月之前就上呈了,但是如果皇上没有收到,那只能证明是有人扣留了折子,臣如果没记错,能有这个机会的,只有中书省吧……”
看着两帮人狗咬狗,朱元璋的内心兴奋不已,甚至还想着,你们吵得闹的再凶点……
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帝王,朱元璋的表面仍然是气愤不已。
“你们这帮狗东西,今天居然在这推卸责任了!好!那咱给你们个机会!都给朕关起来,好好审,细细审!咱一定要知道到底有没有这封折子!咱一定要知道,到底是谁的责任!毛骧!现在马上带人去查!去中书省,给咱翻个底朝天,把折子一封封地查!”
毛骧领命,带了一队人去中书省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调查。殿中跪着的两帮人都是胆战心惊,礼部的人怕这封折子被中书省的人销毁,中书省的人更怕这封折子被发现……但是他们谁都出不去门,谁都安排不了,能做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等!
两个时辰转眼即逝,但是对于奉天殿中跪着的各位官员,这无疑是生命中最漫长的两个时辰。
毛骧带人回到了殿里,递给朱元璋一封折子。
“启禀皇上,这就是在中书省翻找到的,藏的颇为隐秘。”
朱元璋接过折子,耐着性子看完,随后一把将折子扔在了大殿之中。
“中书省的人!你们还有什么好说的?这件事到底是谁负责的?要是没人承认,咱可就要严加审讯,通通论罪了!”
胡惟庸瞟了一眼汪广洋,随后跪地磕头。
“启禀皇上!这礼部的折子,一向都是由专人负责的,如果皇上想论罪,也应该要找专人论罪……”
终于开始狗咬狗闹内讧了,朱元璋的嘴角都快要压不住了。
“谁是专门负责礼部折子的人?”
胡惟庸连头也没敢抬。
“汪广洋,汪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