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审视了一圈,深吸一口气。
“同意出兵的都有谁?”
满座诸将皆闻声站起。
“好!那咱就封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征虏副将军,你二人率二十五万大军,给咱先打山东和河南!此次任务只能成功,不许失败!本次出兵不为了别的,为了驱逐鞑虏,还我河山!你二人可愿领命?”
徐达走上前去,接过兵符。
“不胜不还!”
常遇春挠了挠头。
“大哥啊,让咱们去打仗行,但是有一件事是不是也该考虑考虑了。咱是不是也该研究建国的事情了。”
“怎么?你老常要跟咱讨价还价?还没打完仗就要跟咱邀功么?”朱元璋笑笑。
“咱哪是这个意思啊,咱要是建国了,打仗不也好听?而且这丑话说在前头,你封咱哥几个啥官咱无所谓,但是咱嫂子得是正宫皇后哈,你可不能封别人,咱知道你还有几个妃子,也挺得宠的……”
听到常遇春当众这么说,朱元璋气得直接给这货两脚。
“这是你该操心的么?你就给咱把仗打好了,不是天天吵吵着有十万大军就能横扫中原,这次咱给你二十五万,你要是打不下来咱就治你的罪!”朱元璋面露凶色。
“仗肯定能打,但是你得答应我,不能封别人当皇后哈!”常遇春这次异常头铁。
“上位,其实咱也是这个心思。”徐达道。
“这昭阳正宫除了嫂子绝对不能是别人。”连汤和也站了出来,随后一群武将都开始附和。
朱元璋的一张脸现在倒是哭笑不得。
“咱说话现在都不好使了是吧,都得是以你嫂子为尊?咱到底还是不是你们大哥了?”
“大哥是大哥,大哥只有一个,嫂子是嫂子,嫂子也只有一个!那其他的妻妾妃嫔可不算!”徐达回答得很认真。
“咱明白了,这整个淮西大营都是你嫂子的娘家人是吧,咱说咱妹子腰杆怎么这么硬?原来是有这么一帮子娘家人撑腰!”
朱元璋说完,满座哄堂大笑。马秀英能被称为唯一一个调兵不用兵符的皇后,自然是有道理的。自打她跟了朱元璋之后,哪个将领家中有事,家人婚丧嫁娶,生日诞辰,她都亲自去到。谁家缺了钱米,她也都总会亲自带人送去。虽然都是一些小事情,但是这种事情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将领们家中无忧,自然杀敌更勇猛。如果说朱元璋是以文治武功征服众人,那马秀英就是以人情味安抚众人。二者缺一不可。
“得了得了,这家伙,建国这事八字还没有一撇,就先讨论起皇后来了。行行行,咱答应你们这帮人,建国之后,这昭阳正宫皇后娘娘,只能是咱妹子,不可能有第二人选,这下放心了吧!”朱元璋也憋着笑,这位子,除了马秀英,谁又有资格坐呢?这帮家伙也不想想,就开始起哄。
“那太子也只能是小标儿哈!”常遇春又开始为这个未来女婿谋划上了。
朱元璋一瞪眼,胡子一歪。
“那还用你说?”
“哈哈哈哈哈哈!”满座众人都笑的前仰后合。以朱元璋对大儿子的宠爱程度,太子要是不立朱标才有鬼了。
“行了行了,别胡扯了,这建国之事还得从长计议,你就打好你仗就得了,可别让别人笑话你常十万有了二十五万还不会打仗了。”
“上位,依我之见,建国这事,确实可以提上日程了。常遇春将军说的有理,如果建了国,出兵伐元名正言顺,百姓也都有了盼头,有了咱们汉人自己的朝代,谁还愿意效忠那腐朽的大元呢?”李善长站了出来,一番话说得倒是有理有据。
“臣刘伯温也是这个意思,如今长江以南已经平定,二分天下已占其一,大元王朝不得人心,自然需要一个新生王朝取而代之,建国乃是上顺天意,下顺民心之事。如今我军的力量已经日益壮大,已经不是当初割据一方的时候了,应当显现出实力来了。”
朱元璋没想到刘伯温也开始鼓动他建国了,在他印象中,刘伯温一向是沉稳的代名词,就算出谋划策,也都是在朱元璋主动征求他意见的时候。
不过真正让朱元璋犹豫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在他在他忙着和张士诚打仗的时候,滁州传来了消息,小明王韩林儿府邸被贼寇袭击,韩林儿本人被山贼掳走,残忍杀害。其实朱元璋本来想让廖永忠去接韩林儿,然后在路上动手,解决这个麻烦,没想到居然有人先他一步,自然也让还在战场的他洗脱嫌疑。
“关键这事儿真不是咱干的啊,到底是谁呢?”
是谁呢?也许只有朱标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