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爱恨之巅视频 > 三再入京都(第1页)

三再入京都(第1页)

又是一个多月过去了,时间也许真的淡忘了很多东西,姜凌姜华再次回到京都,一切都变的很陌生。

曾经的这里有很多小桥流水,屋檐还是有飞檐的。而如今的京城少了几分小家子气,多了许多厚重,红砖青瓷的相结合,呈现出一股经济繁荣的景象。许多年前在姜华的印象中,京城还是一户一户的小门小户多一些,而现在却多了些许大宅院的装点。

“来一来,看一看,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舞台剧儿,今儿个演艺的是奈何桥头上的忘川河。”

姜华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这是一个临时的戏台子。她拉着哥哥就想去凑凑热闹,而黑衣侍卫也只好一同跟着去了。

只见台上出来了一个俏娇娘,走上了奈何桥,她旁边站着一个老婆子,在这个桥上的人似乎都要喝一碗名叫孟婆汤的东西,据说喝了就会忘记前程往事,而到俏娇娘她却迟迟不肯喝下,孟婆问到:

“你是否还是忘不了滇城那个地方?”

俏娇娘点了点头。

“那就作为一缕游魂回去看看吧!”语罢,孟婆挥一挥手将她送回了生她养她的故乡。

那里似乎也没什么好的,除了山清水秀,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可俏娇娘再次见到这个地方,却红了眼眶。

她见到了白人送黑人父母,此刻的他们显得更为苍老了,她走的太过匆忙,来不及道别。此时的老两口依偎在对方的怀里,享受着夜晚的静谧,闭上双眼,贪恋着对方身上的气味,她仔细打量了那个老房子,虽然不大,但真的好祥和,她一直看着自己的父母的睡颜,是那么的安静。直到第二天,自己的母亲再一次起身给自己的父亲煮早饭,她现母亲的背脊已经日渐佝偻,自己的父亲则早在母亲起床之前就已经去务农了,一颗一颗的汗滴滴落下来,却还是不知疲倦,一时竟然分辨不出它们种的粮食还是生活呢!

她又一一去看了各家各户的邻里,有的生小孩了,有的正在乔迁,有的考中了秀才,有的依旧日复一日的劳作着,日子忙碌却也充实着,她忽然见到一对才子佳人走在杨柳下边,它们也许在谈情说爱,也许在吟诗作对,而她作为一缕游魂就不得而知了。

她又去看了看家乡的山河如画,这里是青山绿水,那里是美如画的瀑布,还有一些飞鸟和蝉点缀着这山山水水,她似乎又释然了。她想——忘记了又如何?来世,我还要再游荡一方山河。

她又回到了奈何桥,这一次,她带着对下一世的期待喝下了孟婆汤,渡过了忘川河。

话本已经演完一段,台下有人触动,有人感慨,也有人觉得无感,千人千语。

就在此时一个醉汉走了进来,顺手拉住了姜华。

“小妞儿,陪陪爷如何!”言语中尽是挑逗。

姜华虽然学过武功,但到底是女子,轻功还行,其余也就会一些灵巧的避开招式。

姜凌见状本想一脚把他踢出去,但还没来的急动手,站在姜华旁边的一个清朗的青年就已经动手了,而那人见自己被人扔出了戏台馆子,半醒半醉的破口大骂:

“妈了巴子的,哪个多管闲事的,不要命了,知道老子是谁吗?”

而那个年青似乎并不想理他,姜华见仗义之人便道谢起来:

“谢谢这位兄台!”

而这个青年也只是冲她微微一笑,似乎心事颇多。

姜华见这人有趣,她还从未见过如此深沉之人,而这人也就约摸大他们八九岁,说是大哥哥也不为过,就想着和他搭话。

而姜凌此刻拍了拍姜华的手,示意她初入京城不要太招摇。

而姜华见此无趣便离开了此处,他们跟随着那个侍卫走到了一个染坊,从前厅进入了一个密道,又走到了另一个更为硕大的空间。

这里整整齐齐站着十来个年长的长辈,六男四女,应该是提前准备着姜凌姜华的到来,而姜凌姜华看着有些面熟。

“侄儿,我们是你们父皇的哥哥、姐姐,你们应该换我们一声——伯伯、姑姑。”年纪较为长的大姑双眸含泪说到。

经过岁月的洗礼,它们都没了当时在皇宫的雍容华贵之气。

姜凌姜华再次见到自己的亲人,顿时愣住了,它们以为它们的亲人全部在那一次叛变中被诛杀了。姜华红了眼眶,兴许是想到了自己的父皇母后,她的伯伯姑姑几乎脱口而出。

而姜凌有些愣住了,看着这世上还存活的亲人,他的疑惑颇多,却想不出一个答案。

“姜凌,你过来。”说话的是大伯,姜凌迷惑的走了过去。

“今后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了,你记住了,你是姜国太子,姜国还等着你匡复,你们今后的名字叫凌云和月华,是兵部尚书家的表系堂兄妹,切莫在外人面前提起你们的身世。”

大伯语重心长的交代着姜凌姜华,而后和他们说了当今的局势:

“当今皇帝年轻,还未完全掌控朝政。如今分为两个派系——新政派、守旧派,新政派多为青年之仕,守旧派多为前朝老臣,两派一直斗争不休,新政派在旧制度的划分上推行——女政制度且推行官仕一体拿税,旧派则反对新派制度。”

“这简直是荒谬,女子怎么可以参政,官仕一体纳税了,那岂不是和平民一样的了!”二伯随势呼应。

此刻的姜华虽然面无变化,但内心却有些许波澜,她想起了她在兴州的日子,想起了她的养母林殊,她虽为女子,却依旧有自己的风采,每次姜华见到林殊在整理府中账目时,她对数字的敏感,对人员支配的犀利,是贵为男子都不一定能做到的。

而姜凌则在想——他在兴州的时候,虽然很少见到权贵,但当他看到百姓的笑颜的时候,是他内心最为温暖的时刻。

“这新国君到底还是年轻,居然想制定这样的制度,国家要是交到这样的人手里,莫不是走向了一条不归路。”说这话的人是四伯,而三伯则站在四伯旁边默不作声的看着姜凌姜华,他总觉得他这两位侄子侄女有些特别。

“是的。”而后五伯拿出了一份皇宫关系网,上面详细记录着目前的人物关系表:

“目前的左丞相依旧是曾经的老丞相,而右相因对新君的弑主不满告老还乡了,新上任的右相是一个新科状元郎,据说是因献策抓住了一个敌国暗探而被提拔为右相,目前右相为新政派,左相则尚未可知,而支持右相的为——礼部、刑部、吏部,而大将军则为守旧派,有兵部、户部、工部支持。”

“目前我们六位伯伯也都有一些门客安插在各个部,明天我们会送你们进宫,你们要万事小心。”

之后,姜凌蒋华则被带到各自的屋子进行休整,今夜的姜凌是思绪万千的,他一直在思考,他走的这条路,真的就是对的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