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部分被她用来寻找人选,还是有一小部分留下,其中一些用来关注她自己家,一些就用来收集资料了。
对於外面的纷乱,伊尔哈并不意外,清朝刚入关不久,全国都还没完全统一,整个国家自然不会安宁。
这些年在顺治皇帝的努力下,到了现在也就只有东南沿海一带没有统一,其他地方基本已经被纳入了清朝。
战争平息,平民百姓也有了活路,至少有了一个好皇帝,易子而食这种事情没有了。不得不说他确实是一个好皇帝,也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只是前朝从多尔衮没了,他行事就顺利很多,可後宫里的事情就一直很不顺利了,他的整个後宫大多都是蒙古女人,且身处於高位,满族女子都很难立足於後宫,更别说汉人女子了。
为了不被蒙古女人控制後宫还有子嗣,反抗的事,顺治皇帝自然做了很多。便是他心爱的孝献皇后,不得不说这其中也有一些是做给人看的,可以说也是反抗的一部分。
当然喜欢肯定是喜欢的,只是不像他表现出的那麽多。
而现在顺治皇帝已经撑不住了,失去了宠妃失去了爱子,加上朝堂上的不安宁还有後宫的纷扰,让他身心疲惫。
顺治皇帝却并没有想放弃,只是失去重要之人後,他还是病了一场,导致他身体虚弱。
而後竟然在安排人带替他出家为僧时,感染了天花,在这个时候天花可是绝症,除了自己熬过去,根本没得治。本就身体虚弱的他,就没有熬过去。
顺治皇帝在他二十四岁也就是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驾崩。
在驾崩前他选定了登基之人,同时他知道儿子还小不能亲政,给新皇安排了四个辅政大臣,四人都不是宗室之人。
他是想着自己备受多尔衮的压制还要担心他篡位,希望自己的儿子不用受这样的委屈,想着选择臣子比宗室好。
却没想过,现在忠心之人,以後不一定忠心,人都是会变的。享受了无上的权利,谁还能轻易放手,至少绝大多数人都是放不下的。
恰好他安排的四个辅政大臣,就是都有自己私心的,只是多少的问题,最後却给新帝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好在新登基的皇帝,他的三儿子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康熙皇帝,同样不是个简单的人,最後还是拿回了权利。
也说明他运气还有看人都还算不错吧,所有皇子中只康熙一人得过天花後来又好了,而他偏偏适合当皇帝,自然是运气不错。
看人不错,是因为他选择的几个人,都是聪明人,不管他们是没有篡位的心,还是知道不可能成功,反正都没人造反。
康熙登基後,他本人才八岁,一个八岁的孩子还在学习能做什麽,自然朝中的事情并没有人在意他的意见。
也好在孝庄太后是个能人,倒是再一次培养了一个合格的皇帝出来,她本人在康熙朝前期,作用也是很大的。
康熙登基时,伊尔哈让监视器将整个过程拍了下来,她还没见过对方的登基仪式,自然想看看,也可以对比一下,和上一世雍正登基有什麽不同。
新帝登基,先帝驾崩,只给下面的人带来了需要守孝的日子,其他的并没有什麽大的变化,反正那些事情,她们都不需要知道。
有变化的都是上层的人,就是伊尔哈她阿玛玛法也没那个能耐掺和进去,包括她们这一支纳喇氏的族人就没人有能耐掺和进去的。
纳喇氏也分很多个,每个又分了好几支,毕竟人太多了。入关时,大家所在的旗都不同,自然也就分开了。
她们这一支就是那种不显眼的,当然,因为和其他几支纳喇氏也勉强算得上同族,倒也不会被欺负,好处是不用想了。
没有好处也不会惹来人觊觎,不用担心坏处,就是一个小透明,在这种日子里,反而过的很好。
毕竟入关早,抢的东西不少,不说奢侈的生活,可富贵的生活还是能做到的。
就算上面换了一个皇帝,对他们来说也没什麽太大的关系,辅政大臣那些,他们同样接触不到。
自然,接触不到归接触不到,伊尔哈也没忘记收集信息,这些消息对她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就算这一世用不上,谁知道下一世能不能用上。
要不是她上一世收集到的那些消息,又怎麽可能一开始就挑选出那些合适的人选。她现在收集到的消息,以後不定会不会用的上,可备着总比不备强。
纳喇氏一族也没什麽太大的变化,族中倒是起了心思,想要培养一个人选送入宫中,以後要是对方诞下一个皇子,对他们纳喇氏来说也是依靠。
知道这个消息,伊尔哈也想起原主记忆中的那个一开始培养後来出事的那个族姐,想到这里,未免自己倒霉被选上,她觉得还是让人活着更好。
她记得对方是在康熙五年出的事,而选秀是康熙七年进行的。好像人是得风寒没的,只要到时候她救下对方,之後就不用担心了。
康熙四年,皇后定下了,宫里还多了两个妃位,一个是钮钴禄氏一个是佟氏。剩下的都是庶妃。
之後康熙七年选秀,又有一批人入宫,只要她族姐在这里入宫,之後她就不用担心自己了。毕竟她是康熙十年参加选秀,宫中已经有好几个纳喇氏了,皇帝应该不会再想多一个。
虽然就是真有意向让她入宫,伊尔哈也能解决,可能不节外生枝岂不更好。<="<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