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两日过去,离薛芝的婚期越来越近了。最近崔氏和康尚书都忙得脚不沾地,为了筹备婚事,整日都忙得见不着人影,他们对大房的事表示十分痛惜,接着又投入紧锣密鼓地筹备婚事。
“想着咱们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心里就难受得紧。”小蛮打量着屋子里的摆设,心里很是不舍。
薛芝屈起手指敲了敲她的额头:“怎么说话的呢。”
小蛮吃痛地捂着额头,忙改口:“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咱们就要离开康家了,所以奴婢心里很是不痛快。”
薛芝没什么感觉,她现在不是薛芝,在哪里都无所谓。
所以康府、罗府对她来说都不重要,她最想回到的地方,还是薛家。
想到这里,薛芝心里就难受得紧,也不知道父亲母亲最近怎么样,偏生薛家除了她,再没有别的子嗣,所以她即便有心结交靠近,也无法。
薛芝幽幽叹了口气,扶额伤感。
小蛮凑了过去,眼巴巴问:“姑娘也是不是觉得心里不痛快?”
薛芝没理她。
午后,薛芝刚午憩起身来,身子有些不爽利,脑袋晕乎乎的。她含着蜜饯,坐在窗边发呆。
她就那般透过窗看着外边儿,什么也没想,什么也没算计。
窗外,远山杳蔼流玉,内院枯枝颤颤,窗下积雪未消。
“姑娘。”丹书走了过来,替她披上一件袍子,又塞给她一个手炉,低声开口:“事成了,都安排妥当了。”
康家大房今日又生了事端,闹得人心惶惶,下边儿的人都提心吊胆的。
说是康珩院儿里又有人生了一张通红的脸,将好几个人都吓晕了。
康老太太的人在周氏屋子里找到了一张红色面具,周氏却矢口否认,气氛闹得十分僵硬。
康老太太气得不轻,又找人看了周氏的八字,这一看却是了不得。
周氏的八字最近与康珩相冲,共处一宅,恐不妥。
老太太一把年纪了,恰好就信这些鬼啊神的,听了这话,立马拍板,打算安排人送周氏出府,去往城郊的庄子上,躲一段时间。
周氏又哭又闹,死活不肯,闹到康珩那里去,只盼康珩开口让她留下。
康珩最近事事不顺,本就心里烦躁,见周氏闹得这样厉害,便也没挽留。
周氏顿时心凉了半截,当即收拾行李,去了庄子上。
薛芝躺在摇椅上,膝上铺着毛毯,她嘴角高高翘着,眉眼十分得意。
“姑娘。”丹书递来一碗燕窝。
薛芝接过,慢慢地搅了两下,忽然发笑:“你说,周氏在庄子上,会怎么样?”
丹书:“她习惯了被人伺候簇拥,这次去庄子上,她只带了几个伺候的人,想必很是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