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盈盈之水是什么意思 > 第一章 上海滩(第1页)

第一章 上海滩(第1页)

第一部鹿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第一章上海滩

天,阴晴圆缺。地,沧海桑田。人,悲欢离合。佛曰:无相轮回。然何谓周行?

1919年的中国,新旧思想碰撞数十载,德、赛先生虽然挟坚船利炮的威势,从被轰开的国门挤了进来,而对于尚在温饱线苦苦挣扎的民众,他俩带来了什么呢

若干年后,被一帮贤人抬进国门的爱因斯坦行脚路边,看着砸石子的妇人。她们眼里唯有呆滞的神色,是否令智者感怀,此地尚不为鼓瑟吹笙之所啊。眼下那巴黎和会,嘉宾们鼓吹的所谓“周行”大道,于这些衣衫褴褛的人,怕只是不知所谓的题外话吧。

黄浦江面,船舶往来如织。外滩码头,人流似鲫,货堆如丘。四海通商这些年,上海融汇八方文化,各域风情。若在别处,华夏疆土,不过是华人群里掺进了几个洋鬼子。因为租界的存在,此处洋作派的人反而占了上风,捣腾出一股“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邪气。

赵世秋乃是一身中式打扮,正统长衫配一顶礼帽,手拄文明杖,气定神闲地审视眼前场景。权贵们服饰华丽,舞着手中的杖颐指气使。平头百姓则整日俯首哈腰,为谋一口饭食,日复一日辛勤劳作。此情此景,赵世秋早已司空见惯,因为生意缘故,这些年频繁出入上海,这里算是半个家了。连年战乱,物资匮乏,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上海商贸活动异常活跃。此次生意的洽谈也很顺利,当下他确是十分悠闲。

打小移居海外,赵世秋习惯了入乡随俗,老式长衫、洋气的礼帽、墨镜、文明杖……很有点中西合璧的意味,也是当时上流社会的真实写照。他流连街巷,以悲悯之心感受着身边麻木的劳作者,以戏谑眼光打量鲁迅笔下的若干“鸭脖子”。不由得暗自思量,这种局面几时才能得以改变?以他这般先觉的国人,此刻又当何以作为?

眼下他正找寻着一个相识的擦鞋童。孩子估摸着七八岁,是个孤儿。两人已有过数次交往,渐成莫逆之交。赵世秋很喜欢这孩子,他们是同乡,都是潮州人,孩子心性耿直纯朴。两人初识时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孩子执拗地抓着另一个年龄相仿孩童的衣袖,坚持要对方把偷得的怀表交还出来,涨红的小脸和执拗的神情,有一种与其年龄不符的决绝。

他现在忧心孩子的生活状况,毕竟有一段时间没见了,眼下的环境对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是严酷的。二人上次见面还是半年前,那时孩子正害病,幸亏得到赵世秋及时的救助才缓了过来,离别时他特意多留了些钱,以备他不时之需。

时下,外滩上的擦鞋童倒是很有几个,可就是没寻着自己想见的那位,有意打听了一下,也没得到什么消息。赵世秋从怀里掏出表看了看,决定到别处再碰碰运气。他估摸着这块地,即便是一帮擦鞋童,也可能存在弱肉强食的氛围,强者并不允许弱小的同行染指这块风水宝地。利益厚重的地方,尔虞我诈便尤为明显。这是赵世秋经商多年得来的经验。于是,他转身拐进身旁的一条弄堂。

“小赤佬,侬又是哪里野返来啦?”

一个涂脂抹粉的妇人正揪着她儿子耳朵高声地训斥着,眼睛却直盯着旁边负责照看少爷的保姆,直看得她站在那儿诚惶诚恐,一双手不停地在围裙上擦拭。弄堂里飘着清晨人们涮洗马桶而遗留的尿骚味。妇人的皮鞋倒是铮亮的,她心中怕早就在琢磨着下午的牌局了吧。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如此之大,一些人无所事事却锦衣玉食,另一些人则挣扎在生活的泥沼里。如此的社会现实,好似鹿鸣的丛林。有趣的是,那个稚嫩顽童还朝着窘迫的保姆不断挤眉弄眼,好像他俩才是一条战线上的。场面颇为滑稽。

正当赵世秋准备离去时,一个熟悉的声音耳边响起:

“先生,侬要份报纸不啦?”

是他找寻的那个孩童,半年光阴又长高了,身体也壮实了。赵世秋高兴地扣住他的肩膀。闲谈中,他了解到,孩子用他留下的钱转行做起了卖报的营生,虽然走街串巷更辛苦了,可他乐意干这个。用孩子的话,这样可以多长些见识。

赵世秋心里不免一阵感慨,一个苦命的孩子仍在努力抗争,没有沉沦,没有向生活低头。

“近来卖报的行情怎样?”

“好极了,最近肯定出了啥大事,报上的新闻特别吸引人。基本都是一出摊就可以卖完,很多人抢着看呢。不过这里面也有些诀窍,一般是学校、茶楼、旅社旁边的人乐意买报看。码头上、歌舞厅里的人就不大乐意买的。”

“那你喜欢看报吗?”

“想看。可我字认得不多。以前,私塾里先生教过一些字,那时没有用心学,又还给先生了。爹妈说过,如果认得字,便可以知天下事。我想多认些字,大叔,听人说,无需找先生,字典也能教人认字。那是个什么物件啊”

赵世秋惊讶地看着孩子,温饱还时常没有着落,他怎么会产生如此的念想呢?毕竟目前,上学对他而言怕是一种奢望。可他这个年龄,正是上学堂的时候,应该享有学习的权利,是自己低估了孩子的求知欲。他猜想,孩子心中怕是有个结,才使他如此地渴望认字明理。

“还没吃饭吧来,我们找个馄饨摊,坐下来慢慢聊,你肯定是经常饥一餐饱一餐的。”

“我不饿,现在还攒了些钱,就想多认点字。为这,我才上街卖报的。爹妈说,他们这辈子就是吃了不识字的亏。当年要不是那糊里糊涂的借条,他们就不会撇下我一个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