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反派是太监的武侠剧 > 第56章(第1页)

第56章(第1页)

说到这里皇帝摸清了些头绪,摩擦着手中的扳指接着道,「那个嬷嬷呢?」

「嬷嬷年岁大了,路上颠簸,没了。」

「行了,下去吧。颜安那里便留在宫里,你一定会将他的行李送来。」

「是」

…………

小孩子就是个磨人精这话真是不假,在宫内呆了两日小殿下也熟悉了,性子也活泛了,每日来到御前闹腾皇帝。

「叔爷爷这个椅子可真好看,叔爷爷这盘糕点也好看,能吃吗?颜安想吃。」

「叔爷爷?叔爷爷?」

甚至大半夜哭着喊着说太黑了害怕,要和叔爷爷一起睡。皇帝心软留下了,可这孩子半宿半宿地不睡觉,皇帝一气之下威胁道,「你再不睡觉,朕就把你送回去。」

man家汤圆

颜安吓坏了,急忙闭上了眼睛,许是闹得晚了,一会的工夫就睡了。

皇帝就叫人给送到偏殿去睡,他有些不习惯同别人同床共枕。

颜安从偏殿醒来也不哭不闹,接着跑到正殿冲着屋内喊,「叔爷爷,景安能进去吗?」

皇帝每天和小孩斗智斗勇,云时可不爱和孩子接触,他便藉口安排万寿节跑去内务府躲清闲了。

……

万寿节前一日的早朝,皇帝当朝下了封赏的圣旨,「赵地救驾有功,封为内大臣,兼任领侍卫内大臣,暂领皇宫侍卫。」

赵地上前,「臣接旨,谢陛下隆恩」

有了这道旨意从明日开始,赵地就可以上朝了。诸位大臣见此旨意已下,知道没有挽回的馀地了,且皇帝还算有理智,只是封了内大臣,那就证明领侍卫内大臣的职位皇帝并没有打算由他担任,大臣们便没再出声阻拦。

紧接着,皇帝又叫云时宣第二道圣旨。

云时从小春子的手里接过第二道圣旨,他拿着圣旨的手还有些颤,这道圣旨是他看着皇帝写的,圣旨一出那怕是会掀起腥风血雨。

云时打开了圣旨,「罪人慕景柏,心怀不轨,逼宫谋反……即日处死。」

此圣旨一出,不出云时所料,殿内一片哗然。

最先站出来的依然是於大人,於大人躬身道,「还望陛下三思,理王毕竟是陛下的侄子,先帝的孙子,陛下此举太过冷血,恐遭天下人非议,还望陛下三思。」

皇帝没说话,面上也没什麽表情,众人看着猜不出陛下的心思,心里犹豫着不知道要不要进言。

众人犹豫的功夫,杨丞相站了出来,「陛下,於大人所言有理,此乃先帝之孙,凌王之子,若是如此诛杀怕是遭天下读书人的非议啊,恐引发朝堂之乱,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皇帝听着轻哼一声,起身离开,只走了两步便听到身後传来了异样的声音,他转身看去,瞳孔微缩。

大殿内,以杨丞相为首的诸多大臣跪在地上,「求陛下三思。」

云时跟在皇帝身後也看了过去,屋内众人跪了大半,其中为首的几位大人只於大人和赵地没有跪,剩下的便是站在大殿门口位置的,想来是官职较低的人。

云时对他们的行径有些费解,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诡异的想法,不会是凌王没死,他们怕弄死了凌王的儿子被报复吧?不过随即他在脑子里否了这个想法,应该不能,要是凌王还在早就攻进京城了,不会等到现在还不动作,那这些大臣们是为了什麽呢?

而一旁的皇帝神情也恢复正常,看着眼前熟悉的一幕,心中自嘲。

在自己初登帝位的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场景,那时他年岁不大,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场景,且先帝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多听这些大臣的意见,莫要擅自做主,当时他慌了神,不知该如何处理。

还是太后带着他安抚诸位大臣,事件才得以平息,但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太后垂帘听政,

第二次发生在太后离世,他再一次亲政的时候,下达了几条政策,再次被诸位大臣以这种方式驳回。

不过十年的功夫,大臣们故技重施……

皇帝突然笑了,「哈哈,好,跪得好,想跪那便跪下吧。」撂下这句话便大踏步离开了。

云时跟在皇帝身後不敢作声,皇帝说最後一句话的时候,嘴角含笑,但脸上的表情却异常渗人,仿佛有无形的威压萦绕在他全身,直到那一刻云时才意识到,自己面前的人是皇帝,一个货真价实的皇帝。

皇帝进到太极宫,慕颜安在偏殿见到人回来了,高兴地朝着这个方向跑了过来,可是到了近处似乎是察觉到皇帝心情不好又紧急刹车,在皇帝两步远处停了下来,脸蛋还因为紧急停住抖了两下。

躬身请安,「参见陛下」

皇帝沉声,「有事?」

慕颜安脑袋晃了几下,磕磕巴巴道,「想,想自己用早膳」

皇帝嗯了一声,慕颜安谢了恩一溜烟跑回了偏殿。

皇帝回了太极殿也要准备用早膳了,饭桌上,皇帝福至心灵嗤笑一声,「年纪小倒是能看出火候,知道躲着朕,可见是朕脾气太好了……」皇帝说着而不知又想到了什麽嘴上的笑容也逐渐消失。

云时不敢应,只低头为皇帝布菜,但心里却是点头,皇帝确实脾气好,前几日小孩子那麽闹都没将人赶出去,要是换成自己怕不单单赶人,还得揍人了。

不过这小孩子确实有眼色,这一整日都没来正殿,据小春子说,这小孩子在屋里也是老老实实地玩,没发出一点动静,果然这皇家出去的小孩子哪有笨的。<="<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