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笑了起来,说道:“阿娘总是处处妥帖,把儿照顾得周到。”
李氏也笑眯眯道:“听说方才你去了碧华堂,可是为着要事?”
陈贤树点头,当即把陈皎在魏县胡作非为惹怒士绅一事说了,听得李氏皱眉。
“那孩子实在不知分寸,刨人祖坟到底不厚道,亏她干得出。”
陈贤树笑而不语。
李氏嫌弃道:“我若有这样的闺女,只怕天天连觉都睡不着,成日里不务正业,上房揭瓦的,叫人头疼。
“上回听说当地的父母官告状说她收受贿赂,搞得地方上怨声载道,如今又闹出这样的名堂来,迟早得闯出大祸。”
陈贤树沉默了阵儿,方道:“从小养在外头的姑娘,性子是野了些。”
李氏:“你爹就是太纵着了,我若是他,哪里会把她放出去?”
陈贤树睿智道:“话可不能这么说,当初时疫全靠九娘解了难题,她立了大功,爹断然不会让她难堪。
“纵着她,便是要笼络在手里,她的来历毕竟跟府里的弟妹们不一样,如果不能把她笼络住,跑了出去,岂不便宜了他人?
“放她出去顺她的意,知道淮安王府的好,自然不会想着跑了。
“话又说回来,她跟其他的妹妹们不一样,有功劳加身,倘若把她嫁出去,便宜了夫家,还不如养在府里给淮安王府添脸面。
“阿娘看得浅显,你跟了爹几十年,他是什么脾性今日才晓得么,不管他做什么事,自有他的利弊权衡。”
一番话把李氏说得沉默了。
陈贤树仍旧是那副和颜悦色的样子,用完莲子羹,看天色不早了,要起身回去。
李氏道:“天气热了,大郎得多注意着些,莫要中了暑热。”
陈贤树点头,“阿娘身子弱,也莫要操劳了。”
这话的言外之意是提醒她别多管闲事碎嘴,省得惹淮安王厌烦。
李氏听了进去,因为她的儿子往后是要夺家业的人,对他十足的臣服信任。
翌日淮安王的书信被快马加鞭送至魏县,只要速度够快,至多两日便能送到崔珏手中。
在信件即将抵达官舍时,之前一直蹲守在法华寺的胡宴传回来消息,他们发现寺庙里的和尚有异常之处。
以及,汪倪传来消息,在薛良岳发迹的客栈发现了端倪。
上回崔珏把商玠勒杀后,薛良岳派人打探,被汪倪捉住。崔珏哄陈皎说那人被杀了,实则是放长线钓大鱼。
汪倪追踪到薛良岳的同福客栈,发现该客栈位于红堂村,而红堂村里头的六十多户人家比其他村的日子过得要滋润得多。
不仅如此,该村还有一个乱葬岗,据说是以前战乱留下来的遗迹,而汪倪在乱葬岗里发现了奇怪的尸体,被剥去皮肉的尸骸,不禁叫人生出疑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