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间铺子分明是东家娘亲的嫁妆之一,东家舍得?
海德笑着摇头,继续撒着鱼食。
一帘竹影幽,日光柔和地穿过竹叶,照在他脚边摇尾巴的白色小犬身上。
听说此犬是东家从外面带回,因品貌清秀可怜,平日颇为宠爱。
「还请海德大人为我解惑。」
没得到准话,对面的人心里打着鼓。
海德撒完鱼食,把小犬抱起来,别有深意道:「添东家这种事,可不一定要卖铺子。」
「海德。」屋里的人唤他。
海德收起笑容,打发对面道:「回去罢,此事不用担心,我自有计较。」
……
没过几日,京城迎来了端午。
皇帝在京郊行宫设宴,提前一日还派了内侍挨家挨户送去赏赐,多是些粽子丶摺扇和符袋。
若是年轻子嗣多的家族,还可额外得些金花与糖果。
镇南王府所得赏赐里头,元澈得了一大半,足见皇帝喜爱。送礼的内侍更是笑容满面,半点架子也不曾拿,叫小世子深深体会了一把何谓炙手可热。
第二日上午参了宴,元澈听闻城中热闹非凡,心里痒痒,不顾太子挽留,借着回府休养的理由提前回了城。
正是午憩时刻,街上仍旧熙熙攘攘。
路人们系着五彩绳,手上或多或少拿了几根艾草,津津有味谈论先前的龙舟盛况,又说起河堤边卖的棕角和艾饼滋味,元澈听得入迷,带小厮去了河边。
可惜时辰已过,河中不见龙舟的影子,河堤上卖东西的人也大都散去,只剩一些还有馀货的小贩。
但少年一点也不觉无聊,一路兴致勃勃地逛过去,每个小摊要看,路人要搭话,就连石头上睡着的狗也要伸手摸一把。
再抬头时,已到了河堤尽头。
这里离城中偏僻些,不见几个行人,旁边一座雅景小园大开着门,匾书林泉。
入门处的影壁上题了许多诗词,似乎是当下文人雅士游玩所写。少年绕过影壁走进去,游廊绿影摇曳,左右分立各异石碑字帖,似一片无声碑林。
元澈看了几座,看得哈欠连天,正要转头离去,目光忽然一凝。
等等,前方小湖边那人,不正是等了几日也没等到的裴兄吗?
他眸子亮了起来,小跑过去,招呼道:「裴兄!」
紫衣青年正专注观赏眼前一方厚重石碑,蓦然被唤,面上浮现出少许诧异。
回首一瞧,鲜衣少年就这般撞入眸底。
他神色不觉稍松,浅笑颔首。
「裴兄,你怎会在此?」元澈高兴道:「我派人在宸朱巷等了你好几日,总看不到人呢。」
少年神情明亮,裴若也不禁微微弯唇:「近日案牍劳形,倒是一时将别的都抛於脑後了。若早知俞公子苦等,某定遣仆人告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