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充满意外的舞台,最终完美收场,向日葵队不负众望得了第一,全员出道,作为队长的何斯屿得了个太阳之星的称号,离场之后他来不及去医院就带着这份荣耀马不停蹄地跑去洱楠。
他想赶在时木槿入葬之前让她看到他儿子振作起来的样子,让她看见他追逐到的太阳。
凌晨三点。
暴雪停歇,有两架飞机同时从北城起飞,一架飞向最南的洱楠,另一架则是向东飞,两条航线呈直角线。
相同但从此不再相交的两条线。
“飞吧。”
姜淮早在中秋节之前就安排好了一切。
他把属于自己的那份家产的工作重心转移到马里兰,除此之外姜傅齐和温紫苑也拿到了自己的那一份,他给陈怡的最后一份礼物是送她的吸血鬼父母坐牢,让她坐实姜家女儿的身份,以免她受到婆家的欺负,关键时刻姜家也会是她的靠山。
至于姜早,那自然是带在身边,珍藏起来。
偷偷溜进姜淮书房那晚,姜早在客厅碰到姜淮,这才知道自己中了圈套,她本想立马跑出去把手中的证据交给何斯屿,但姜淮却告诉她,她手里的证据是假的,真的在他手上。
这也是个圈套。
最后,她用自己的自由从姜淮手里换来何北书的犯罪证据。
飞机直冲云霄那一刻是她最接近自由的时刻,她全然不知那场暴雪扼杀的不只有她的自由,还有何斯屿的气焰,他成了一个只为活着而活着的人。
飞机刚落地,姜早还没倒好时差,姜淮就各种张罗婚礼。
定居马里兰的第二周,姜早一大早就被几个金发碧眼女人喊醒,被一顿折腾后坐上了前往教堂的小车。
倒退的欧式建筑,街道上的饮品亭和喷泉旁飞飞跳跳的和平鸽,抱着面包冲冲忙忙的上班族。这些场景曾无数次出现在她梦里,可这些美好如今却在向她行注目礼,她走向牢笼的注目礼。
车子很快就开到教堂,在异国他乡,姜早没有朋友,唯一的亲人很快就成了她的丈夫,她在姜淮随便拉来的中年男人的带领下缓缓走向教堂尽头的姜淮。
她麻木地扫了一圈台下的观众,发现姜淮找来的演员不少,男女老少都有。
她一抬头就看见站在牧师身旁的姜淮,胸口的银色白天鹅胸针十分耀眼,仰着头颅像是在宣告胜利。
姜早觉得太过刺眼,仅看了一眼就没再抬起头,也没正眼看过姜淮。
姜淮的目光始终如火炬般定在姜早,见她满脸的不情愿,他的笑容逐渐消失,但很快又扬起嘴角。
姜早全程都在发呆,直到听到牧师用中文别扭地念出结婚誓词时,她才猛地抬起头,对上姜淮的苦笑。
“姜淮,你是否愿意娶姜早作为你的妻子?从今天起,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富有或是贫穷,健康或是疾病,你将永远爱她、珍惜她,对她忠实,直到永远?”
教堂乐声响起,姜淮向前走了一步,拉起姜早的手,说:“我愿意。”
姜早也往前走了一步,用仅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质问道:“你要求牧师用中文是为了警告我吗?”
姜淮手一顿,默默吞了一把无形的刀,这把刀让他说出违心的话,他微微欠身,头抵着她的头,说:“我是想告诉你,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的妻子了,你休想再做回国嫁给他的美梦。”
姜早咬牙切齿,“姜淮,你让我觉得恶心。”
他眉毛轻挑,谈吐轻盈,“姜早,我不是没给过你选择,你既然选择为了帮何斯屿而嫁给我,你就得承担嫁给我的后果。”说着,他忽的抬起手,用食指轻轻碰她那紧皱的眉头,“比如现在,你要笑着说愿意嫁给我。”
姜淮刚说完这句,牧师默契地又喊了姜早的名字。
“姜早,你是否愿意嫁给姜淮为妻?”
她怔住,紧抿着嘴,说不出那三个字。
姜淮握紧拳头,但依旧保持微笑,不敢惊动他的新娘。
牧师问了一遍又一遍,教堂里坐着的群众演员开始低声讨论。
姜淮轻唤姜早的名字,说:“小早?”
姜早看着他的眼睛,意为让他看清楚她的挣扎和不愿,可他却对此视而不见,总是对着她笑。
话已经说出去了,婚纱也穿上了,就认命了吧。
嫁给姜淮也没什么不好的。
她暗自劝说自己,大松一口气,扯出今天以来最好的笑容,缓缓开口,“我愿意。”
话音一落,教堂响起了整齐的掌声,牧师如释重负,他笑着让这对新人一起上台念新婚誓词。
就在这时,突然响起“砰”的一声抢响,姜淮奢望已久的幸福和喜悦被硬生生打破。
金钱在生命面前不值一提,瞬时间所有演员以及牧师都落荒而逃,站在教堂门口的男人似乎是带着目的而来,全然忽视从他身边溜走的男男女女。
“砰——”
又是一枪。
姜早捂着耳朵,曲身躲开,等待子弹落下却迟迟听不到声响,下一秒,她视野里的光暗淡了下来,再抬眸,只看见一个宽厚的肩膀。
姜淮挡在姜早身前,也没让那颗子弹打在自己身上,片刻后,他冷目深凝,盯着门口的男人,“闻烁,你想干嘛?”
闻烁没想到自己戴着帽子口罩还能被认出来,他摘下口罩,拿枪指着姜淮,“你说我想干什么?”
姜淮眸色一沉,将姜早护在身后,“你有什么事就冲我来,跟她没关系。”
“我当然知道这件事跟她没关系,这整件事都是姜淮总有谋略,是你教我怎么接近何北书,教我怎么慢慢地当上何家的少爷,也是你毁掉了我争取来的所有,是你让我变成一个逃命犯。”闻烁眼中满是杀气,恨不得要把面前这个故作镇定的男人杀了,可转念一想,他慢慢移动手臂,将枪口对上姜早,“是你教我的,要找准对方的软肋,再一击毙命。这样,我用一颗子弹就能杀死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