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上官昭容是什么意思 > 第54章(第1页)

第54章(第1页)

“当真要如此吗,这样一来,大师恐怕会真的魂飞魄散,永世不得超生了。”南音说道,以魂魄为媒借法,魂魄越强能借到法力越强,可这是以损耗魂魄自身根本为代价。

“阿弥陀佛,贫僧过去犯下太多罪孽,出家多年却根本不足以赎罪,如今终于等到此机会,望施主成全。”翠微双手合十行礼道。

“好,既然大师有这样的觉悟,我就试试。”南音也不多说什么,因果循环,何必再劝。

南音看了看坛子中还剩一半多骨灰,心中意动,湖丝手套发出金光,捧起坛子。空中的翠微和尚也发出了同样的光芒,他凌空盘坐,闭目诵经,身上金光越来越强。

雪窦寺有所回应,不是这现代重建了一半的寺院,而是已被摧毁的千年古刹,形虽灭,神尚在,此时受到召唤,四周诵经木鱼声再起,佛音如潮,层叠虚幻。

原本夜叉石象的上方,竟隐隐出现了一尊巨大的佛像,由模糊至清晰,端坐莲花,左手提袋,右手握珠,慈眉善目,笑容可掬,袒胸露腹,竟是一尊弥勒佛。

弥勒佛与翠微和尚相呼应,身上佛光大盛,将整个雪窦山和山脚的溪口镇都笼罩其中。镇中与山上的人都纷纷失去意识,倒在地上。

张毅没吃过人肉,并没有受到影响,但早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慑住了,坐在地上,大张着嘴巴,双眼离不开那巨大的弥勒佛。

雨林也看到了这一幕,又见追着自己的男人纷纷倒地不起,知道成事了,朝南音处跑回来。南音看了看身边的黄文明,他眉心青气已散,取而代之的是淡淡橙色。

四周的佛光渐淡,弥勒佛也开始隐去,悬浮在空中的坛子粉碎,掉出了一件东西,是一个弧形玉璜。

“此物是当年贫僧在陈州所得。赠与施主,以表微末之心。如今镇上的人不会再记得曾经吃过人肉,当年种下的苦果已消,贫僧余愿足矣……”翠微和尚也随着佛光一起消散了。

南音捡起地上的玉璜,花纹精美繁复,镂雕巧夺天工,但似乎只是完整雕刻的一部分。既是从陈州带来的,应该就是要寻找的学士印记,只是看着玉璜制式似皇家之物,为什么会被韦嗣立带到陈州?

“张毅同志,我们马上要走了,你也可以回家了,这里的事情不用向别人提起,就当做了一场梦吧。”但此时也没空研究了,南音对楞在旁边的张毅嘱咐道。

和雨林汇合,眼前白雾弥漫,已经回到了淮阳的伏羲画卦台上。看看时间,是早上六点多,但是距离之前已经过去两天,在溪口镇确实是呆了两天两夜。

此时还没有开门,四周空无一人,还得是时间选的好,进出都没有撞到人,不然怕是要引起什么骚动。

偷偷溜出景区,回到了酒店,瓜子见两人终于回来了,十分激动,扑到雨林怀里吱吱的叫个不停,并要给雨林展示自己已经打上白银了。

两天两夜几乎没有休息,也累的狠了,顾不得其他事情,先洗个澡赶紧睡觉,这一觉就睡了一整天,到了晚上八点,南音才被饿醒了,懒得出门,叫了个客房服务,把雨林喊起床吃饭。

“师父,你说这次是不是挺离谱的,陈州,韦嗣立,雪窦寺,黄巢,这都哪挨着哪呀。”雨林嘴里塞着意面,嘟囔抱怨着,“最离谱的咱们直接从河南跑到浙江去了,唉对了不是说黄巢兵败自尽是死在陈州的嘛。”

“那个应该就是个误传,但是他进山出家了,再没有黄巢其人,只有翠微和尚,世人以为他……”南音正拿着手机想查一查雪窦寺,忽然呆住了,“雨林……你来看这个。”

“什么什么,我看看。”雨林凑到南音身边,朝手机看去。

如今的雪窦寺后山建有一座高33米的金身弥勒佛,造型神态和翠微借法出现的是一模一样,2005年立项,2008年建成,促成此事的是雪窦寺现任方丈忆藏法师。

这忆藏法师1968年生人,1990年出家,1993年入华国佛学院,1995年出任雪窦寺住持,1999年升为方丈,点开照片,赫然便是张毅中年的模样。

“他……哟,这小子可真是出息了,师父你说如果咱们现在去见他,他会认得咱们吗?”雨林说道。

卷一·回忆

“他现在有六十多了吧?如果这忆藏法师就是张毅,且是因为这件事才出家的,那就说明这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可如果我们没有回去呢,比如我根本没惹上上官婉儿,那事情还会发生吗……”南音感觉自己陷入了时间悖论的怪圈。

“哎呀,我就随便说说,师父你也别纠结这个了,顺其自然呗。”雨林看南音陷入沉思,一脸凝重,赶忙劝道。

“也是,这事情哪有这么多如果。”南音甩甩头,也不想为难自己,又随便查了查黄巢的资料,发现史书上说法不一。

《新唐书》说他战败自杀,《旧唐书》说他被自己的外甥杀害,还有文献记载他被另一路起义军所杀,有一说黄巢突围后南下宁波雪窦寺,出家为僧,黄巢之子黄文明在此地繁衍。

而《刘氏杂志》记载,五代时有高僧法号翠微禅师,有诗云,“三十年前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问,独倚危栏看落晖。”认为此人就是黄巢。

果然那些正史都不太靠谱,真相往往都隐藏在野史杂谈之中,只是没想到黄巢的儿子真的叫黄文明,投胎转世后还用着同一个名字,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命中注定。

吃完饭后,南音拿出玉璜,拍照发给文老板,问他是否认得。文老板很快就回复了,这原本是一块玉璧,是高宗李治命能工巧匠所制,送给当时还是皇后的武则天,上雕一龙一凤,日月同在,象征着二圣临朝。武则天将其分为五块玉璜,赠与自己的五个子女,五璜连璧,寓意天后母爱永远照拂着他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