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府城过日子,是跟山寨里不一样的充实,他们会有一些新的生活事件,比如学习、看店,还要去买菜,可以逛街、听书。也有更多熟悉的旧日常,比如三餐饮食、洒扫收拾、养娃养狗等等。
他还在信件里写了他新添置的田产。他买了十五亩田地,其中五亩下等田,十亩良田。
数目少了些,对他们家来说足够了。他请了两家佃户,这两户人家小哥儿小姐儿多,劳力不足,别人都说他只顾着善心,不考虑实际,但他其实考虑了。
良田要耕种,年年产出的粮食,交税过后,佃户分一些,他们收一些,日常吃喝就差不多够了。
他在下等田盖了几间畜棚,还挖了鱼塘。鱼塘是花费最高的,不然他能再多买点良田,这样吃喝可以完全兼顾上。
在他的庄子里,搭了鸡窝,养了兔子,鱼塘里放了鱼苗,也养了小鸭子。今年还没养猪,佃户家的人数不够。想等他们缓一缓再说。
陆柳在信里写道:“五亩地,听起来少,种起来累,产不出多少粮食。这五亩劣田,我让人圈出来了,畜棚前都有大片的空地,可以让鸡和兔子在外活动,这样养得好。余下的,除了池塘,就是跑马的地方。”
他非常期待姚夫郎和大强搬来府城,这样一来,大强可以跟黎峰一起去庄子上骑马射箭,玩个痛快。
他也可以学,可以陪黎峰消遣解闷,但教人不尽兴,偶尔玩一玩便好,等他会骑马射箭,太慢了些。
在大强没有来府城之前,就指着黎飞跟黎峰一块去玩了。
写完这封回信,陆柳选个日子,带黎峰下乡,去看看他们的小庄子。
这地方很小,但有海有田规划,选在了周边劣田众多的区域。以后庄子扩大方便。
黎峰只知道家中添置了田产,到了地方,才知道这是一份怎样的田产。
这里有足够宽阔的地方给他跑马,前方不远,就是官道,这里跑不够,还能上官道再走走。
这里还有一片青色的麦田,只等着麦穗成熟,就能带来丰收的喜悦。
目之可及的地方,盖着些畜棚。还有他点名要的磨坊。那些曾经放弃的东西,都以更好的方式回来了。
黎峰带陆柳上马,他们骑马巡庄子。这是比脚步丈量更快的方式,显得庄子小小的。
陆柳迎着风,靠在他怀里,整个人放松又自在,不怕掉下马,也不怕颠簸。二黄和威风跟在他们身侧,汪汪叫着,身如疾风,跑出一道残影,在阳光的照耀下,毛色光滑润泽。
陆柳回头问黎峰:“我看别家的庄子都有取名字,我们家的庄子叫什么好?”
黎峰说:“叫大柳庄。”
陆柳笑得不行,哈哈哈的吃了一肚子的风。
他厉害了,从小柳变成大柳了,还有庄子了!
这样一来,庄子里还得挪栽一些柳树才好。
这事好办,黎峰给他种。
日子往前,陆杨出月子,给洪楚递了帖子,想去看看他。
此时此刻,洪楚正在他父亲的书房里。
去年起,洪楚就没有进过这间书房。
他父亲比去年更加老迈,靠在椅背上,笑容却欣慰又释然。
父子俩之间隔着一张书桌,桌上是一本族谱,翻到了写着洪楚名字的这一页。族谱旁边,笔墨都备好了。
洪楚这半年干了很多大事,裁剪的人员上百,族亲族老的利益受损颇多。捏在他手里的铺面作坊,比留在洪家账上的还多。
但他还是差一点,这些人也不会再给他机会了。
他爹语调很轻,目光一直望着他。
“你自小就倔,骂不听,打不怕,我们很多次把你拉回后院,你还是跑到前面跟着一帮小汉子一起读书。族中子弟多,个个不如你。这些年,你崭露头角,什么生意落你手里都明明白白。很多人不当回事,也有少部分人感到不安。
“你十五岁时,有人试探着找我说亲,想先定下人家。我越是不松口,他们越是逼得紧。到你十九岁时,他们全没藏着,亏你稳得住,把皇商的采办单子办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