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舰设计排水量25ooo万吨,安装两座全前置三联装14英寸主炮,该主炮与炮塔均来自于此前拆解的广东级战列巡洋舰;
装备杭州级重巡洋舰同款14万匹马力动力系统,通过优化船型使其达到32节极;
防护标准同样以防备8英寸舰炮为目标,同时具备战列舰级别的水下防护,防止小学生突脸。
而预算需求也极低,仅相当于两艘徐州级轻型巡洋舰。
但是该设计依然被否决了,因为其定位并不明确,在舰队中这种战舰显得多余,而作为破交舰使唤,这个吨位又很难兼顾火力、防护、适航性、航程和航。
当然,在一些人的想象中适航性是可以不要的,防护也可以不要,而航、电设备更是日常被忽视,如果这样,倒也是可以做到的。
但这样的战舰对于中国来说毫无价值,太平洋的破交战本身就很抽象,而印度洋更是缺乏破交的基点,作为进攻方,中国无法在这里维持一直破交舰队。
因此,要么继续加钱搞一个kgV,给舰队打打杂,或者打去印度洋跟皇家海军兜圈子,要么直接退回杭州级重巡洋舰,在其基础上继续优化,老老实实在舰队中光热。
不过,既然是拎出来给美国人上上强度,那么就改进一下也无可厚非。
海军内部同时还有一型标准排水量17ooo吨级的重巡洋舰设计,主炮依然是与前型重巡洋舰一脉相承的三联装2o3mm舰炮,防护采用152mm主装甲带和76mm水平装甲,动力系统也依然是杭州级重巡洋舰的动力系统,14万匹马力达到34节极,航程94oo海里。
两者结合一下,海军最终塑造出了一款大型巡洋舰,并在宴会上暗示了美国人。
这一情报再传回美国之后,迅得到了关注。
而德国人此时也恰好来了一波助攻。
1937年5月2o日,在斯皮德黑德海峡里百余艘军舰排出轴轳干里之势,十八国军舰共襄盛举,庆贺英王乔治六世登基之际。
在基尔外海,工人海军同样倾巢而出,参加了“革命纪念日”大阅兵。
为了威慑英法,劳动国防委员会在阅兵上公布了新的造舰计划,针对红色基尔号的改进舰赫然在列。
该舰火力航等方面没什么变化,主要是优化了电子设备和防护,而这部分多出来的重量则被改进后的动力系统给抵消了。
与此同时,德国人还公布了八艘15ooo吨级重巡洋舰的建造计划。
“德国人这套动作倒是给了我们一些加深美国人印象的机会,意外之喜啊。”
正出前往邯郸的左念微在火车上听着单启云的汇报,笑道。
“总理,美国人真的有可能建造这样一艘军舰吗?”单启云对于左念微的布局依然感到一些不可思议,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对于中美这种级别的海军,这种军舰存在的可能性并不大。
“有很大的可能,条约依然束缚着各国,我们有两条战巡,英国、法国,他们都有高战舰,而美国缺乏这样一艘军舰与我们对标。”
“当然,最重要的依然是我们,如果我们没有造新式军舰,美国人不会这么上心,但如果我们有这样一个计划,那么缺乏高舰的美国人不可能坐住。”
左念微并未将话说完,更重要的其实是各方对于未来太平洋上的海战的模式不了解。
这方面的原因或可直接引用皇家海军的一份关于航母展的报告:极端航空鼓吹者希望我国(在其他强国仍然继续建造主力舰的时候)彻底放弃主力舰的建造。如果他们的理论被证明是对的,那么我们不过是浪费了钱;如果他们的理论是错的,而我们却践行了他们的理论,那么我们已经失去了整个帝国。
不过这个没有那么夸张,阿拉斯加本身并不必要,它不像衣阿华战列舰,即便在战列决战无限迟缓的二战战场,衣阿华依然是对等威慑与特殊海况下的压舱石,而阿拉斯加显然做不到。
而阿拉斯加莫名其妙的高昂造价也是引起事先的怀疑的,虽然军舰这种东西不能用汇率去做对比,但即便是相对于美国的基准,这艘船也依然是非常昂贵的,而更昂贵的是它所占据的船坞和其中耗费的时间。
除了日本那种穷鬼帝国主义,对于中美英德这样的国家,几艘阿拉斯加固然昂贵,但并非不可接受,只有他们所浪费的时间无法挽回。
未来的战争会在什么时候生没人知道,但只要有可能,这样的时间就是有价值的。
在战争下,货币不是第一衡量单位,时间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