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重生边疆种田 > 第70章 不幸的结局(第1页)

第70章 不幸的结局(第1页)

“真是祸不单行,”他说,“但这也意味着我的机会来了。”

张飞疑惑地问道:“大哥,什么机会?”刘备微笑着解释说他们要前往蜀国的南部,预感那里即将发生动荡。

数日后,林川带领的军队接近了邯郸,眼前的美景让他停下了脚步。“这是什么地方?”林川好奇地问。一个清脆的声音回答:“这里是平方山,不过是几座小山而已。”林川转身一看,发现是窦一虎穿着不合身的军服站在一旁,显然她擅自来到了前线。

“你怎么在这里?”林川惊讶地问。窦一虎笑着回应:“大王,您是不是把我给忘了?这么长时间没见,难道不想我吗?”林川感到有些尴尬,担心如果让苍狼王知道这件事,自己会遇到麻烦。“还好,当然想了。”他敷衍道,然后找借口走开,窦一虎则像游戏般地跟在他后面。

太史慈看着这一幕,不禁感叹:“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严肃的大王吗?”

贾富笑着对公子说:“别看他平时一副冷冰冰的样子,其实心软得很,最受不了这种纠缠不休的。”

宇文桓走过来打趣道:“贾将军,你平日里那么爱笑,怎么在公子面前就不管用了呢?不像贾诩大人那样能言善辩。”

“去你的,我哪比得上贾诩啊。”贾富无奈地回答,他一见到宇文桓就觉得头疼。谁让他武艺不如人家,自己的戟也比不上宇文桓那把华丽的凤翅镏金镋。下回得让公子给自己找件好兵器,想到这里,他又恢复了往常的笑容。

太史慈在一旁显得很放松,虽然他是降将,但和贾富、宇文桓相处融洽。宇文桓曾与他对战,见他宁死不屈,而贾富虽然粗线条,却也有几分豪情,两人虽有胜负之分,但也建立了友谊。

林川正被窦一虎追着跑,几番挣扎后,只能放弃抵抗。“大王,你干嘛跑这么远,我又不会伤害你。”窦一虎笑着说。

“车里太闷了,我只是想透透气。”林川解释道,但他心里清楚,面对窦一虎既打不过也说不过她。

“哦,是吗?那我可以陪你,还能保护你呢。”窦一虎说着便抱住了林川。

“这算是保护还是占便宜啊?”林川有些无奈。

“书上说这样保护最好呀。”窦一虎天真地回答。

“能不能先松开点,天气挺热的,也没啥危险。”林川请求道。

“可我觉得冷啊。”窦一虎的回答让周围的人忍不住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刘备看到文鸢和张文远的反应,提醒他们要专注保护公子。而他自己看着这一幕,摸着胡子轻笑道:“年轻人嘛,活力四射,这对国家可是好事。”

远处,一位老者在青山绿水间抚琴,他的弟子们静静地站在两侧。老者吟诵着古老的智慧:“远水解不了近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世间变化万千,应对之策也需随之改变。”

"不要过分挑剔小错,也不应刻意寻找隐藏的问题。"

"镜子若不在手,便无法整理自己的容貌;离开了正确的道路,人就会迷失方向。"

"珍贵的宝石无需华丽的装饰,因为它们自身的美已经足够动人。"

"小小的承诺如果都能信守,那么重大的约定也就自然会得到遵守。"

"千里长堤可能因小小蚁穴而崩塌,高大的房屋也可能因烟囱缝隙的一缕烟而焚毁。"

林川静静地思考着老者的话,他转身对着身边嬉闹的小童说道:“仙童,别玩了,庞统,我们一起去。”

窦一虎惊讶地看着林川,问道:“大王,您叫我?”

“对,别闹了,快走吧。”林川催促道。

“是,大王。”窦一虎应声答道。

林川恭敬地向平岩的老者行礼:“在下林川,特来拜见先生。”

老者微笑回应:“古人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既然来了,不如坐下聊聊如何?”

林川注意到这位老者正是之前在丁立海受刑时站在一旁的人。

林川缓缓走近,身后跟着文鸢、张文远,还有气喘吁吁的庞统。

“林川见过先生。”林川再次行礼。

“大乾之主不必过于谦虚,老朽六十六年的岁月,不敢当此大礼。”老者笑道。

林川连忙回答:“听闻先生言辞简明却蕴含深意,确实值得尊敬。”

“既然有缘相遇,不知国主意下如何,可愿品茗闲谈?”

“若先生有意,在下自当奉陪。请问先生尊姓大名?”

“山野之人,何足挂齿,老朽姓荀,世人称我荀子。”荀子边说边为林川倒了一杯茶。

“竟是荀子!”林川心中暗惊,“系统,帮我分析一下眼前这三人。”

“叮,荀子:武力41,统帅55,智力99,政治99。”系统的声音在林川耳边响起。

随着一阵清脆的提示音,屏幕上显示出了两位历史人物的数据:

-韩非子:武力71,统帅90,智力100,政治98

-李斯:武力81,统帅92,智力98,政治100

看到这里,不禁疑惑,韩非子的智慧无人能及,但为何在政治上却略逊李斯一筹呢?这或许是因为李斯不仅提出了郡县制等重要的国家管理策略,还在实际的政治斗争中胜过了韩非子,甚至导致了后者不幸的结局。因此,在政治手腕方面,李斯确实更胜一筹。

“原来如此。”林川轻声说道,他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反应有些失礼,连忙向面前的老者致歉。“我明白了,这三位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我能将他们招致麾下,大乾的实力定会大增。不过,像这样的政治奇才,除了王猛之外,也只有烛戊之和申不遇能够与之相提并论。”

这时,荀子微微一笑,带着些许调侃的语气说:“公子,您当年为夺位而采取的手段可算不上温和,现在不必装出一副仁慈的模样吧。”

面对荀子的直言不讳,林川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回答道:“先生有何指教?”对于这种触及个人历史的话题,他总是感到不适,毕竟不是亲历过宫廷斗争的人,很难理解其中的苦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