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吏部贪污的事,全是他在背后搞鬼。
莫非皇帝已经怀疑他了么?
丞相汗流浃背,胆战心惊,已经不敢多嘴了。
皇帝说道:“姬衍,你是个人才啊,朕过去看走眼了。这样吧,你也禁足过了,吏部还归你管,兵部现在也归你管。”
什么?!
满朝大臣都惊了。
要知道,六部最重要的三个机构,就是兵部、吏部,以及户部。
同时掌管兵部和吏部,就等于掌控了大半个朝廷。
百官都得给面子,这不等于监国太子了么!
丞相刚要发言,可一看到皇帝对自己质疑的目光,又把话给咽了回去,只恨皇后现在不在场。
他不说话,群臣自然也不会多嘴了。
“姬衍,朕这么安排,你还忙的过来么?”
“忙不过来。”
姬衍才懒得管呢。
“忙不过来也得忙。”
忽然间,老六窜了出来:“父皇,儿臣时间多,愿意帮七弟分管。”
同时,户部尚书,也就是老六的外公,当朝右丞相出列发话:“万岁,臣也以为,庸王爷一个难管两部,还是让六殿下也出来帮帮忙吧。”
这是好事,对丞相孙不遗来说,绝对是好事。
绝不能让姬衍同时涉足这两个机构,让老六分管一个的话,还不至于让姬衍迅速做大。
他也出来说:“陛下,右丞相之言,甚是,臣附议。”
两个丞相都这么说了,其余大臣纷纷发言。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臣等附议……”
皇帝本人也不希望让一个人掌权太多。
不希望丞相这样,自然也不希望皇子这样。
他记得太上皇当政的时候,是让众多皇子分管几个机构。
这是帝王的制衡之术。
只是,太上皇已经明令下达,让他安排姬衍掌管两个部门。
若是寻常,大臣们众口一词的话,皇帝必然会听一下。
可是现在,皇帝却直接让太监宣旨了。
“诏书!——朕特命七皇子,庸王姬衍掌管吏部、兵部,旨到之日,立即执行。”
左右丞相呆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怎么皇帝现在听不进去话呢。
真要让姬衍同时掌管两个部门么,加上王爷的爵位和蛮国和亲,这姬衍俨然就成了储君的不二人选了。
“陛下,您?”
右丞相不敢说了,皇帝已经下旨,现在说什么都无济于事。
他回头看了看外孙姬兴,微微摇头,示意姬兴不要开口。
姬衍现在醉心于生意和练武,本没有打算干预朝政的想法。
他之前建议皇帝任命左右丞相,就是希望能退出争斗的。
可不想,皇帝还是把他拉到了泥潭里。
这是想清静自在都不行了。
“姬衍,兵部的事,你要多上上心。众多皇子之中,除了老五之外,你是唯一一个领兵打过仗的,还是胜仗,一定要多多争气才是啊。”
“是,儿领命。”
如果是以前,姬衍肯定会抗命。
但他现在心中有了牵挂,若抗命,直接就被发配了。
此时高阳郡主身怀六甲,哪里经得起路途的颠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