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沄和秦朗星双双把东西一扔退后了,梅时淮一下子傻了眼,他正在享受吹捧呢,怎么夫朗一句话活儿全都是他的了。
梅阿娘撩门帘出来,对着梅时淮喊;“去吧河里撒的网收上来,有大鱼最好,没有大鱼小鱼也能炸着吃,带着晓沄去吧,别叽喳了。”
说完也不等回应,放下帘子就进去了,院里四个人大眼瞪小眼。
又多一个活儿,梅时淮是彻底老实了,快速的给荷叶上包上泥弄到朗星弄好的火坑里就和晓沄带着桶走了。
没了嘎嘎乐了的人,朗星也老实了,吃了哥夫给小哥儿削的两块桃,往厨房里抱柴火去了。
碰巧着,上山上摘青菜的两个阿爹也回来了,两个人都是满头大汗的,梅阿娘嫌弃的看了梅阿爹一眼:“就让你摘一把嫩青菜,你上水里摘去了啊?”
“没有,北边的都老了,这又上南边摘的嫩尖尖,这个做馄饨鲜。”梅阿爹解释道,又把筐里的东西拿给梅阿娘看,除了嫩呼呼和菜外,里面还有不少的果子。
梅阿娘挺满意,拿了青菜就进去剁馅了,“给月哥儿把果子洗了。上酒棚里搬两坛好酒。”
“行。”
馄饨汤是梅阿娘熬的,陷也剁好了,就只剩调味了。
秦阿娘知道月哥儿最爱吃什么陷,在肉馅里稍微倒了些葱姜水就放在一边了。
青菜剁碎用盐杀一杀水分,和一半肉馅混在一起,放适量的盐后拌匀。
剩下一半肉馅盐给了半小勺,打算和咸鸭蛋黄一起包。
还有别的菜要做呢,两个人都腾不出手来,秦朗月让阿娘把东西给他放到堂屋桌子上自己上手了。
等到梅时淮带着晓沄回来,秦朗月已经包好了一种陷,再弄第二种了。
梅时淮隔着远远的距离把桶里的大鱼拿出来给秦朗月看,他就算是闻着腥想吐,但是看见这么大的鱼也是免不了高兴。
剩下的就都是小鱼仔了,梅时淮一个一个拿出来让秦朗月看,看的夫郎没耐心了后才提着桶去后院收拾了。
晓沄帮着她哥拽网,手上也有鱼腥味,将手洗了好几遍才坐下来和秦朗月一起包馄饨。
小姑娘不会绣花,倒是挺会包馄饨,秦朗月一教就会,手一翻就成型了,比谁包的都好。
秦朗月夸夸她,嘴要翘到天上了。
“我们小妹就是厉害,干什么都象样,做什么什么漂亮。”
“嘿嘿嘿”
“别夸她了,我比她干得好。”梅时淮提着水桶从堂屋前边路过,听到夫郎夸晓沄自己也要上前凑个热闹。
秦朗月手上包馄饨的动作一下就顿住了,杀个鱼也没个正形的相公无时无刻的不往他面前凑,“你离远点,洗洗手再过来,好腥。”
“腥啊?”
秦朗月点点头。
“我走,我走。”
家里有了天大的喜事,吃的也好,排骨鱼的全上了桌,还单独给秦朗月做了茄子青菜黄瓜,重要的是鸡汤煮出来的小馄饨,简直要鲜掉眉毛。不光没有肉腥味,还一口一爆汁,秦朗月终于有了胃口喝了两碗。
他能吃的下去了,连带着梅时淮也不担心了,自己吃不说还给秦朗月夹着吃。
也倒是奇怪,一碗馄饨就让秦朗月缓解了孕吐,吃别的也能吃进去了,梅时淮给他夹的肉只要是不太肥那就都能吃。
自此以后就成了一块肉梅时淮吃下面肥的,秦朗月吃上面瘦的。
于是吃完了秦家带过来的五花肉后,梅阿娘那就只买瘦肉了。
进了九月,家里越来越忙,镇上越来越乱,为这秦朗月着想,家里已经不怎么让他出门了,连上山摘果子都是叫小霜和他相公来。
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夏天暴雨的时候江南府来的流民少,倒了秋天雨停了天气好了,倒是一股脑窜出来了,现在镇子上的街道旁到处都是乞丐。
梅时淮最初的时候还给一两文,可是一个人要,其他人便都会扑上来,他走都走不了,那就只能狠狠心了。
不过他回来时都会给城外的一对母子一两文钱,就当是给秦朗月和他肚子里的孩子祈福了。
各个镇上来了这么多的难民,县上自然是要管的,但是亲疏远近摆在哪里,要是轮到飞鹤镇那要等到什么时候。
镇上有财主拿出一部分钱粮来接济,可逃难来的人实在太多,没过几日便花完了。何况这雨一连下了好几个月,粮食产的实在是少,自家人都不够吃,更何况去接济旁人了。
梅时淮一去镇上就会围上许多人来,在人群里根本就出不来,所以小霜的夫君王有山这几天都跟着他。
两个人也不在镇子上多留,给酒楼和粮油店送了东西就往家赶,至于大集,连街上的台阶上都是人,梅时淮更不愿意去了。
尤其是今天,酒楼还照常开着,但是粮油铺子却已经关门了,梅时淮吃了个闭门羹才想起来秦掌柜的让他送到他家里去,不用往店里送了。
梅时淮和王有山这又上车往人家家里去,敲了好半天的门才有个婆子过来问话:“哪里来的?”
“河头村梅时淮,过来送酒的。几天前给秦掌柜打过招呼了,他让来他家里找他。”梅时淮站在门前回答道。
“行,快进来。”婆子给梅时淮开了门,让王有山把驴子牵进来。
秦掌柜也在里面听见了动静,见是梅时淮来了赶紧出来迎接。
“放到东仓房就行。”秦掌柜带着梅时淮和王有山搬了两趟正好搬完,流民越来越多了,秦掌柜订酒就越来越少,这次就搬了两趟驴车就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