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十,宜出行。
姜明瞥了一眼挂在墙上的日历,打了个哈欠,自从父母因为海难意外去世之后,他好像就再也没有出门过了。
他挣扎着从柔软的沙上爬起,跻拉着拖鞋走到了卫生间的镜子前。
出现在姜生眼前的是一名稍显瘦削的青年,看上去约摸二十来岁,一米八的个头,长长的黑杂乱的披散在肩上,若不是那双有些疲惫的眼睛,倒也称得上是剑眉星目。
“三个月了啊”,他低声嘟囔道,一边扭开了水阀。
姜明洗了把脸,随意扯了一根绳子,将头简单的束了起来,得益于这个时代,男生留长并不会引来什么怪异的目光。
他走出门去,不由得用手给眼睛搭了一个凉棚,今天是个好天气,但这阳光对久未出门的他来说稍微有些刺眼。
大门在他身后缓缓关闭,出了轻微的咔哒声。
。。。。。。
傍晚时分,姜明推开门,手上提溜着一个方方正正的东西,是一个巴掌大小的古枕。
这是他逛了一下午古玩市场的成果,倒不是刻意想要淘换些什么,只不过是碰巧走到了附近,心血来潮罢了,这古枕看上去是瓷的,可是却分外轻薄。
过几天让欧冶看看吧。
欧冶是他的小,一直吹嘘自己祖上是春秋战国著名的铸剑师欧冶子,也不知是真是假。
不过他家倒是祖传了一门铸剑的手艺,可他对这家传的手艺兴趣平平,偏生对古玩兴趣颇深,现在干着古董商人的营生,至于铸剑的活计,便由他弟弟继承。
干这一行,总是要上山下乡,去些穷乡僻壤的地方,多少都要学些武艺防身,姜明之前出于兴趣也跟着他学过几年。
姜明随意将枕头丢在了沙的一角,然后整个人又瘫了上去,刷起了手机。
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姜明的眼皮都快要打架了,他将手机放在了桌上,整个人朝着沙的一边倒了下去,正好躺在了那方古枕之上。
就在姜明躺在古枕上的刹那,他突然听到了一阵嗡嗡声,脑袋变得昏昏沉沉,就这样昏睡了过去。
。。。。。。
不知道过了多久,一阵嘈杂的声音传入了姜明的耳朵里,姜明翻了个身,用手堵住了耳朵,准备继续睡觉,可是下一刻他心中陡然生出了一丝困惑。
他明明是躺在沙上,哪有位置给他翻身,冰冷坚硬的触感从背部传来,这明显不是沙的感觉。
想到这里,姜明猛然睁开了眼睛,翻身而起,姜明现自己身处于一间破庙之中,门窗早已消失不见,庙外风雨飘摇,在他的身前是一团早已熄灭的火堆,徒留残存的黑色余烬。
一股凉风从破庙的窗洞中刮了进来,让姜明感觉到有些寒冷,不由得紧了紧衣裳,就在此时他感觉到口袋里有些什么东西,掏出来一看,现有些熟悉,正是那方古枕,他现在脑子里满是疑惑,自己这是在什么地方,这个古枕又是为什么会出现在自己的身上,难不成自己此番境遇是这方古枕造成的?
他倒是听过黄粱一梦的故事,没想到今个儿会生在自己身上。
外面暴雨倾盆,庙里也是一片凄冷,姜明没有办法,只能试试能不能让火堆重新燃烧起来。
姜明借着淡淡的月光在庙里巡视着,在一个角落现了一堆柴,应该是之前在庙里过夜的人留下来的。
现在柴有了,只是没有火,姜明突然仿佛想起了什么似的,朝着口袋摸去。
他摸到了一枚打火机,掏出来看了看,还有不少油,他并不抽烟,只是今天去看望父母的时候用来点香,顺手就放进了口袋里。
即便是穿越了你们还依旧在保佑我吗?姜明笑了笑。
“咔哒”,姜明按下了打火机,熊熊烈火带来的光明与温暖让姜明有些紧绷的神经缓和了不少,这时他才有机会细细打量着庙里的情况。
这是一间山神庙,从供奉的神像就可以看出来,身材高大,一手拿着三股叉,一手持着环刀,头顶鹿皮帽,上面还有着两个鹿角,赤裸着上半身,光着脚,脚上还有两个脚环,姜明可以想象得到它之前的威风,可惜现在上面的油彩早已剥落,露出了灰扑扑的本色,在夜晚火光的照映下显得鬼气森森。
从庙宇的规模上来看,曾经这里也是香火鼎盛,可现在已然破败不堪,或许是因为附近的村落搬迁或者遭逢变故了罢。
姜明一边坐在火堆旁暖着身子,一边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要是回不去了的话该怎么样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云云,就在姜明思绪纷纷的时候,庙门口出现了几个身穿斗笠蓑衣的人影。
姜明没有想到这种天气还会有人在夜里赶路,和来人看了个对眼,心里暗暗叫苦,脸上却是一副平静之色。
俗话说得好,宁宿荒坟,不宿古庙,这是因为古庙中多的是山匪强人,一旦遇到,小命难保。
来人也很惊讶,没想到古庙中还有其他人,连忙摘下了带着头顶上的斗笠,连声说道:“公子莫怕,我等不是歹人,只是路过的客商,本想着早点赶路回家,却没想到天不遂人愿,夜里突暴雨,只好来此处借宿一番,叨扰公子了”。
他身后的两个人也是如此,虽然这三人看上去一团和气,笑眯眯的,但姜明也没有放松警惕,只是朝他们点了点头,“此处乃山神居所,我也只是暂避一番罢了,各位请自便”。
“要得,要得”,领头的客商憨厚的笑道,吩咐二人取了一些柴火,在庙里的另一角重新生起了一堆火焰。
似乎是因为最近生意不错的缘故,三人的脸上都带着笑意,小声的攀谈着,突然一阵香味飘进了姜明的鼻子中,原来是客商开始烤起了饼子,见姜明朝着他们这边望了过来,一名客商对着另外两人说了两句话,便拿起两个饼子朝着姜明这边走来。
“公子,如若不嫌弃的话,还请收下”,客商一脸笑意,姜明也不好拂了他的面子,点头谢过之后,将饼子揣入了怀中。
客商见状也不以为意,转头就又回到了二人身旁,不知道过了多久,客商三人已经和衣睡下,只留下火堆在这雨夜噼里啪啦的燃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