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业这天生意就特别好,主要价格并不算贵,味道是真的香。
她有了点小心机,在开业前两天就让李建平在厨房熬煮配置各种香料,那味道传的真的是远。
路过的人总要来问一问,她肯定就要好好宣传一下她的饭店了。
国营饭店员工不少,但是因为她更改了以前的工资方式,好多人都不愿意留下,她也没强留。
反倒是几个年轻姑娘留下来,她们的工资本就不算高,平时在有资历的老师傅的压榨下,干得多拿得少。
现在只要干的多就能拿更多,自然愿意试一试。
所以工作也格外卖力,听徐晚说工资没上限,只要本事大。
甚至还走上街头去宣传她们的滋味楼了。
所以第一天的爆火也在徐晚的预料之中,只是没想到火成这样,竟然开始在门口排队了。
甚至还有人问可以预约第二天的吗?
徐晚听到门口的小妹回来问自己,赶紧抄着笔记本就跑出去了。
既然有预定徐晚当然不会放过,预定多了才是对餐馆的认可,也更让她有底气开下一个分店。
不过她对预订也不是像以前国营饭店那样,要么打个电话,或者来约定时间就把时间座位定下来了。
那会儿计划经济能进国营饭店吃饭的不算多,所以定了就会去,随着经济腾飞,选择性多了,人就很容易被别的吸引走。
单纯定下了不来的人也会增多,但是因为有订餐后厨肯定会大量备菜,这样势必会造成损失。
所以徐晚打算收定金预定位置。
虽然以前没有这种,那就从现在开始,免得以后选择多再推出大家更不认可。
可能才从计划经济出来,大家听到徐晚这个计划都担心得不得了。
所以遇到有人询问店里的工作人员都不敢随意说,赶紧来叫她这个老板。
一开始听说要给钱才能预订,询问的人是有些不愿意的,不过在徐晚的一套理论下来,大家也觉得可以接受。
到第一个月结束,每天光是预订都有十来桌客人了。
不管是后厨还是大厅的人个个都可有干劲儿了,只有徐晚知道这才是个开始。
因为公转私的刺激,更多的国营饭店难以坚持了,不过短短一年的时间北城一半的国营饭店发出公告需要改制,不仅是饭店甚至周围的奶牛场纺织厂都开始了改制之路。
徐晚没有大刀阔斧,一年的时间滋味楼只开了两个分店,分布在北城东西两侧。
她知道现在很多事情还没特别开放,大刀阔斧的反而惹人惦记了。
周怀臣对于她的决定都是支持的,他知道自己的妻子比他想象的更聪明更有想法,她见识过的可能要比自己所了解的更广阔。
有丈夫有家人的支持,徐晚做的可有劲儿了,不过她的长远目光肯定不会是一直在餐饮打转,衣食住行,一样一样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