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没有人比老朱更懂权力。
谈到这一茬,他老朱可就不困了。
“叔叔说的不错。”
“财政对于国家的影响力,向来是空前绝后的大,毕竟,这其中包含了太多的事物,而将这些事物通通交由一部,那一旦生出乱子,将是后患无穷。”
萧寒点了点头道。
人这一辈子,最直观一点,都是在为两点而努力,一个是权力,一个是财富,而这两者合二为一,才是最为恐怖。
所以,国家的经济脉络,绝对不能掌握于一部之手,而是要分工其职,在创立统一的监管部门,统一监察,这样才能保证,利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
毕竟,贪官墨吏,永远无法杜绝,不管是哪朝哪代,还是后世,都无法做到真正的杜绝,但只要你能把控住市场经济趋势,别让它崩盘。
那衍生出来的小小动荡,不过是一点浪花,又怎么可能掀起滔天之浪。
“你说的有道理。”
“那这官员,咱又该头疼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又是轻轻拍了拍脑门,顿时有点头痛。
洪武朝的官员,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那可都是紧俏货,至于原因,你问问朱元璋?
“确实,这也是个麻烦事,但有困难,那就克服困难,事在人为嘛。”
被马皇后教训完的朱标走了过来,先是没好气的拍了拍萧寒的肩膀,方才看向朱元璋笑道。
“嗯,说的不错,事在人为。”
“但你有没有想过,如何筛选品行良好的官员,一旦是个道德败坏之徒,那所有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朱元璋的眼中,又是泛起一抹无奈,这才是他最为担心的事。
虽然,老朱不懂经济,但最起码的观点,他又怎么可能不明白?
正所谓,财帛动人心,而为了银子,铤而走险的官员,并不在少数,所以,一旦选错了官员,那就是一棍打回原形。
朱标也是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已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
若是真的选错了官员,只能认。
“总会有办法,活人还能被尿憋死不成?”
萧寒倒是摆了摆手,坐起了身子,给朱标腾了一点地方,才继续道:“而如果明年开春,还是找不到合适的官员,那就请叔叔,将户部尚书吕昶先调过来。”
“吕昶。”
朱元璋微微思索了一下,便是眼前一亮,随即,看向萧寒与朱标道:“你们觉得,太常寺卿吕本,如何?”
“不熟。”
朱标如实道。
太常寺卿吕本,在朝中为人低调,几乎不太冒头,所以,朱标只是有点印象。
而且,这点印象,还是因为吕本是江南文坛之,要不然,就以吕本的低调,朱标怎么可能认识?
“呃呃。”
萧寒愣在了当场,随即,便是捂了捂眼睛,其实,到现在为止,萧寒最不想听到的人,就是这个太常寺卿吕本。
而且前两日,萧寒还和秦晋两王,私下做了个交易,准备弄死这个吕本。
毕竟,这个吕本不死,萧寒于心难安,但现在听朱元璋提起,萧寒藏在衣袍下的手,微微攥了攥,眼中更是闪过一抹不易觉察的寒芒。
“叔叔,风雪觉得可以用。”
“但是为了保证货币交易体系,叔叔可以将太常寺卿吕本调往户部,将吕昶调过来,等一切井然有序,再做安排。”
萧寒的嘴角勾起笑容,便是看向朱元璋提议道:“毕竟,户部尚书吕昶的本事,叔叔应该比我们更了解。”
“确实。”
“吕昶的能力,不容置疑,那就按照你说的办,剩下的等到日后再调整吧。”
朱元璋点了点头,吕昶的能力,那可是众所周知之事,而且,元朝时期,这位就已经在担任户部尚书,要不然,朱元璋不可能将户部交给吕昶。
“遵旨。”